
【化】 resistivity
電阻率(電阻係數)是材料阻礙電流流動能力的量化指标,在電學領域稱為"resistivity"或"specific electrical resistance"。其定義為:當電流通過單位長度、單位橫截面積的均勻材料時,材料所呈現的電阻值。計算公式為:
$$ rho = R times frac{A}{L} $$
其中:
根據中國國家标準GB/T 2900.1-2008《電工術語 基本術語》,電阻率是材料本身的固有屬性,與材料形狀無關。不同材料電阻率差異顯著:銀(1.59×10⁻⁸ Ω·m)優于銅(1.68×10⁻⁸ Ω·m),而橡膠(10¹³ Ω·m)則具有極高電阻值。該特性使其在電路設計、絕緣材料選擇等領域具有決定性作用。
國際單位制采用Ω·m,工程應用中也常用Ω·cm(1 Ω·m = 100 Ω·cm)。科學出版社《物理學大辭典》指出,電阻率測量需控制溫度變量,金屬材料電阻率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半導體材料則呈現相反趨勢。國際電工委員會(IEC)術語數據庫特别強調,工程實踐中需區分體電阻率(bulk resistivity)與表面電阻率(surface resistivity)兩種測量标準。
電阻率是描述材料導電性能的物理量,表示單位長度、單位橫截面積的物質對電流的阻礙能力。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公式
電阻率(符號:ρ)的數學表達式為:
$$
ρ = R cdot frac{A}{L}
$$
其中:
2. 與電阻的區别
電阻(R)是導體的整體特性,受形狀和尺寸影響;而電阻率(ρ)是材料的固有屬性,僅與材料成分、溫度等因素相關。例如,銅的電阻率固定,但銅絲的電阻會隨長度增加而增大。
3. 影響因素
4. 單位與常用值
國際單位為歐姆·米(Ω·m),實際中也用Ω·cm(1 Ω·m = 100 Ω·cm)或Ω·mm²/m(1 Ω·mm²/m = 10⁻⁶ Ω·m)。
示例材料電阻率:
5. 應用場景
理解電阻率有助于優化電路設計、材料開發及傳感器應用。
阿夫兒茶精沉默電路訂貨單編號椴堿對合同區權益的重新組合鳄淚綜合征廣東升麻航空膠片戒繼發收縮絕緣夾克蘭西法空間覺醌勞資仲裁靈長目流量繼電器麥飯石前鋸肌粗隆棄權的趨于熱離子二極體三角電路盛衰榮枯手足搐搦損毀天空波替工外币資金情況表外放電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