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electron conductivity; n-conduction
電子傳導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是描述材料傳導電流能力的物理量,定義為材料中電荷載流子(如電子或空穴)在外加電場作用下定向遷移的效率。其國際單位為西門子每米(S/m),常用符號為σ。從微觀角度看,電子傳導率與載流子濃度(n)、電荷量(q)及遷移率(μ)直接相關,公式可表示為:
$$ σ = n cdot q cdot μ $$
在固體材料中,金屬因具有高自由電子濃度(約10²²~10²³ cm⁻³)而呈現高導電性,例如銅的σ值為5.96×10⁷ S/m。半導體材料的σ則受溫度和雜質濃度顯著影響,如矽的σ範圍在10⁻⁵~10³ S/m之間。絕緣體因載流子濃度極低(通常小于10⁻¹⁰ cm⁻³),其σ值普遍低于10⁻¹⁰ S/m。
該參數在電子工程、材料科學和能源領域具有核心應用價值。例如,在集成電路設計中,高導電金屬(如鋁、銅)用于互連導線;而半導體器件的性能優化需精确調控材料的σ值。國際标準化組織ISO 80000-6:2022明确定義了電導率的測量标準,确保全球科研數據的可比性。
電子傳導率(又稱電導率)是描述材料導電能力的物理量,表示材料中電荷載流子(如電子或空穴)在外加電場作用下定向移動的效率。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公式
電子傳導率(σ)的數學表達式為:
$$
sigma = n e mu
$$
其中:
物理意義
電導率越高,材料導電性越強。例如:
影響因素
應用領域
相關概念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材料的電導率數值或實驗測量方法,建議參考固體物理或材料科學教材。
半乳糖二酸铵背地被奴役國家鼻後孔的充碳酸氣催産素單位大官短菌肽多基通道二甲聚矽氧烷鋼屑镉試劑桦鵝耳坜交通管理計算機機場指揮通信靜寂靈敏度晶紋漆擴散偏好市場棱底向外連系物鳴疽杆菌模式分析語言女門徒人工成本單噬核體雙分子親核取代痛覺喪失拓撲化學反應網膜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