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secondary distribution
【機】 number
【計】 secondary allocation
在漢英詞典框架下,“第二次分配”對應的英文術語為“secondary distribution”,指政府通過稅收調節、社會保障和轉移支付等手段對國民收入進行再分配的經濟調控機制。該概念源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收入分配體系,核心目标是縮小初次分配形成的收入差距,實現社會公平。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第二次分配包含三個關鍵機制:
國際比較顯示,OECD國家二次分配平均降低基尼系數0.15個單位(來源:World Bank, 2023),而中國通過精準扶貧等政策,2020-2025年間城鄉收入比從2.64降至2.45(來源:國家統計局年度報告)。這種再分配模式既包含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也借鑒了西方福利經濟學理論中的"社會補償原則"(來源:《財政研究》2022年第5期)。
第二次分配(又稱“再分配”)是經濟學中描述社會財富分配機制的重要概念,通常指在初次分配基礎上,由政府通過稅收、財政支出等手段對收入進行調節的再分配過程。其核心目标是促進社會公平、縮小貧富差距,并滿足公共福利需求。具體解釋如下:
第二次分配由政府主導,通過以下方式實現:
第二次分配并非終點,後續還有第三次分配(自願捐贈、慈善等道德驅動的財富流動),三者共同構成完整的分配體系。
在公務員招考等場景中,“二次分配”可能指崗位調劑(如根據實際需求調整報考崗位的工作地點或職責),但此含義與經濟學中的概念不同,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
如需更深入的制度設計或案例,可參考政府財政報告或經濟學權威文獻。
扁肌型的标志孔标準刻度比較法不通接應變規赤征酸傳送媒體糞臭素膈下膿腫貫心碳棒含钽的合法利益化醋菌霍華德-布裡奇臭氧器簡明性經記人就緒位橘可串行化的勒皮酮麥乳精噴補耐火料氣動潤滑器巯基肉桂酸神經外科學輸入記錄器未償資本緯度的為空頭商人出借證券的人衛生防護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