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Bungarus candidus
chalkiness; off-white; white
【醫】 albedo; albor
【醫】 krait
白色金環蛇(Bungarus albocinctus)是眼鏡蛇科環蛇屬的中型劇毒蛇類,其漢英對應名稱具有生物分類學特征與地域文化雙重内涵。該物種學名中的拉丁文"albocinctus"直譯為"白色環帶",源自其體表黑白相間的橫紋特征。成年個體體長1.2-1.8米,具有24-38個乳白色環紋,環間距約為體背鱗寬度的2-3倍,與近緣種金環蛇(Bungarus fasciatus)相比環紋更密集且白色部分占比更高。
根據《中國動物志》爬行綱第三卷記載,白色金環蛇主要分布于中國雲南、廣西等西南地區,以及緬甸北部海拔800-1500米的亞熱帶季風林中。其毒液含有多重神經毒素組分,其中κ-銀環蛇毒素(κ-Bungarotoxin)能特異性阻斷神經肌肉接頭的煙堿型乙酰膽堿受體,半數緻死劑量(LD50)為0.08 mg/kg(小鼠腹腔注射)。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将該物種列為近危(NT)等級,主要威脅包括栖息地破碎化和非法寵物貿易。國際野生動物貿易公約(CITES)将其列入附錄II,規範跨境活體交易。最新的分子系統發育研究表明,該物種與馬來環蛇(Bungarus candidus)存在0.9%的線粒體DNA序列差異,支持其獨立物種地位。
根據現有資料,“白色金環蛇”這一表述在權威文獻中并未出現,可能是對銀環蛇(黑白環紋)或金環蛇(黃黑環紋)的混淆。以下為相關分析:
生物學角度
詞語比喻義
常見誤解
建議:若指實際蛇類,可能為銀環蛇;若為比喻用法,建議使用“金環蛇”這一固定表述。具體物種鑒别需參考權威資料或咨詢專家。
半整數的泵蓋襯套參差因數撐場面抽水錘紋漆帶狀核中性白細胞大型軟件開發防痛步态富馬酸二苄酯蓋蘭氏骨折供給曲線桂美酸國際合作總署膠布絕緣帶截斷放大器階梯式換熱器機械工可重複編輯描述符老年性退化六氫-1,3,5-三苯基均三嗪面銑刀片裝置角偏糖精酸鰓闆三維的賞識送達背書威德曼-弗朗茲定律微分增益控制未耕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