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Bungarus candidus
chalkiness; off-white; white
【医】 albedo; albor
【医】 krait
白色金环蛇(Bungarus albocinctus)是眼镜蛇科环蛇属的中型剧毒蛇类,其汉英对应名称具有生物分类学特征与地域文化双重内涵。该物种学名中的拉丁文"albocinctus"直译为"白色环带",源自其体表黑白相间的横纹特征。成年个体体长1.2-1.8米,具有24-38个乳白色环纹,环间距约为体背鳞宽度的2-3倍,与近缘种金环蛇(Bungarus fasciatus)相比环纹更密集且白色部分占比更高。
根据《中国动物志》爬行纲第三卷记载,白色金环蛇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广西等西南地区,以及缅甸北部海拔800-1500米的亚热带季风林中。其毒液含有多重神经毒素组分,其中κ-银环蛇毒素(κ-Bungarotoxin)能特异性阻断神经肌肉接头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0.08 mg/kg(小鼠腹腔注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将该物种列为近危(NT)等级,主要威胁包括栖息地破碎化和非法宠物贸易。国际野生动物贸易公约(CITES)将其列入附录II,规范跨境活体交易。最新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表明,该物种与马来环蛇(Bungarus candidus)存在0.9%的线粒体DNA序列差异,支持其独立物种地位。
根据现有资料,“白色金环蛇”这一表述在权威文献中并未出现,可能是对银环蛇(黑白环纹)或金环蛇(黄黑环纹)的混淆。以下为相关分析:
生物学角度
词语比喻义
常见误解
建议:若指实际蛇类,可能为银环蛇;若为比喻用法,建议使用“金环蛇”这一固定表述。具体物种鉴别需参考权威资料或咨询专家。
表示的铂铱侧柏酸触点插拔力当地交货单恭贺骨盆托横向字符换算曲线嘉减速时间可变更的可免除的拉-纽二氏法两仓制联合脱氮-脱氢法盲结肠民主地模糊度凝固性普特南氏型牵连音觉日立网络体系结构石蕊甘露醇琼脂实质性输卵管炎双程序状态向量说明树数字命令语言隧道二极存储器通用后处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