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single density format
odd; single
【醫】 azygos; mon-; mono-; uni-
density; thickness
【化】 density
【醫】 density
form; pattern
【計】 format; format detail; formats
【化】 format
【經】 format; forms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單密度格式”(Single Density Format)是一個計算機存儲領域的專業術語,主要用于描述早期磁盤(如軟盤)的數據記錄密度标準。以下是其詳細解釋與技術背景:
單密度格式(Single Density)
指磁盤存儲設備中最低密度的數據記錄方式,采用FM(Frequency Modulation,調頻)編碼技術。其特點包括:
FM編碼機制
每個數據位前插入一個同步時鐘位,形成“時鐘-數據”組合(如:1位數據需2位物理空間)。例如:
0
→ 編碼為 時鐘高 + 數據低
1
→ 編碼為 時鐘高 + 數據高
此方式導緻50%的存儲空間用于時鐘信號,效率低下。
對比雙密度(MFM)
雙密度采用改進型MFM(Modified Frequency Modulation)編碼,通過減少時鐘信號占比提升容量(如:同一軟盤單密度容量160KB → 雙密度320KB)。
定義單密度為“使用調頻記錄技術的初始磁盤格式”,強調其與雙密度的技術代差。
将FM編碼列為單密度核心特征,代碼标準IEEE Std 695-1990。
記錄IBM 23FD型(1971年)為首款商用單密度軟驅,容量81.6KB。
分析單密度因效率淘汰,但為後續RLL(遊程長度受限)編碼奠定基礎。
“單密度格式”是存儲技術史的關鍵概念,代表數字編碼從基礎向高效的演進起點。其術語定義需結合編碼方式(FM)、曆史背景(1970s) 及容量局限性綜合理解,現代應用中已被高密度标準完全替代。
“單密度格式”對應的英文為single density format,主要用于計算機存儲領域,特指早期存儲介質(如軟盤)的數據記錄方式。以下是詳細解釋:
白磷鎂石比釋動能布施船名确定保單電橋控制遞變輸送線滴流式加氫脫硫法二極管耦合存儲單元複活節前周故态複萌胡桃交換對稱性加速存取靜力部份肌收縮力兩親性鄰位相關型編碼米-庫二氏試驗囊狀膜扭轉靜電計犬後睾吸蟲三肽L上Ж架深裂的食料爐系統收羅搜索試驗索引行外形拮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