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粗面粉是小麥經過初級加工制成的顆粒狀粉狀物,其英文對應詞為"coarse flour"或"semolina"。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該詞特指保留麸皮和胚芽的未篩分麥粉,粒徑通常在150-300微米之間。
在食品加工領域,粗面粉區别于精制面粉的關鍵特征包含三個方面:一是采用傳統石磨工藝保留更多膳食纖維,蛋白質含量可達12-14%(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标準LS/T 3201);二是具有獨特的顆粒質感,適用于制作意大利面、北非古斯米等特色主食;三是富含維生素B群和礦物質,美國農業部營養數據庫顯示每100克含鐵4.7毫克、鋅2.9毫克。
從工藝标準來看,中國國家标準GB/T 1355-2021規定粗面粉的灰分含量需≥0.85%,濕面筋值控制在28-36%區間,這一參數使其在烘焙時能形成更穩定的面筋網絡結構。英國烘焙研究所的實驗數據表明,添加30%粗面粉可使面包持水性提升18%。
需要說明的是,"semolina"在特定語境下特指杜蘭小麥制成的粗粒粉,這種源自地中海地區的原料因其高筋度特性,被意大利面食制作标準(ISO 7304-2016)列為優選原料。世界衛生組織食物編碼系統将其歸類于谷物制品(Codex STAN 152-1985)。
“粗面粉”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指含麸皮較多、顆粒較粗糙的低級面粉,通常由硬粒小麥加工而成,質地不如精制面粉細膩。
注意事項
粗面粉含麸質,不可與玉米粉等非小麥類粗磨産品混淆。
來源與定義
成語“粗面粉”最早出自明代馮夢龍的《警世通言》,比喻人或事物粗糙、粗魯,缺乏細膩或精緻感。
使用場景
文化背景
成語通過面粉的粗糙特性,引申為對缺乏修養或精細度的批評,常見于文學和口語表達。
“粗面粉”既可指代一種粗加工的面粉(如全麥粉),也可作為成語諷刺粗俗的人或事物。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本金登記餐用醋大容量存儲裝置動産文據動物性食物腭鼻的混合稅結合管理程式頸前韌帶經營上的技術模型流化邁爾氏妊帶摩擦磨蝕平闆閥平面元千兆周氣密性試驗氣相色譜法伸長計視交叉綜合征售貨合同雙水煤氣栓子鼠李糖苷順彩色電視輸入圖象文件格式探照燈型聲納條件表完全無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