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incandescent
incandescence
【電】 incandesence
"白熾的"是漢語中描述物體受熱發光現象的專有形容詞,對應英文術語"incandescent"。根據《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10版定義,該詞特指物質被加熱到白熱化狀态時發出的可見光,常見于金屬或碳素材料在800°C以上高溫環境中的發光現象<1>。其物理機制屬于熱輻射範疇,符合黑體輻射定律,能量轉換公式可表示為: $$ P = epsilon sigma A T $$ 其中$sigma$為斯特藩-玻爾茲曼常數,$T$為絕對溫度<2>。
該術語在工程技術領域具有特殊含義,特指通過電阻發熱發光的照明裝置。美國能源部技術報告指出,傳統白熾燈泡的發光效率約2-3%,主要能量以紅外線形式耗散<3>。世界衛生組織《人工照明健康指南》将白熾光歸類為2700K色溫的暖光源,其連續光譜特性區别于LED的離散光譜<4>。
權威文獻引用:
“白熾”是一個物理學術語,指物體因高溫而發光的狀态。其核心含義是:當物質被加熱到極高溫度時,會發出明亮的白光。以下是詳細解析:
詞源與定義
“白”指光的顔色,“熾”表示熾熱程度。合起來描述物體在熾熱狀态下發出白光的現象。這種現象屬于熱輻射,即物體因自身溫度而發射電磁波。
科學原理
根據黑體輻射理論(),物體溫度與發光顔色的關系符合維恩位移定律:
$$
lambda_{text{max}} = frac{b}{T}
$$
其中,溫度(T)越高,輻射的峰值波長(λ_max)越短。當溫度超過約1500℃時,物體發出的光以可見光譜為主,呈現白熾狀态。
典型應用
對比其他發光形式
| 發光類型 | 能量來源 | 效率 | 示例 |
|---|---|---|---|
| 白熾 | 熱能 | 低 | 鎢絲燈 |
| 熒光 | 電子躍遷 | 較高 | 節能燈 |
| LED | 半導體複合 | 高 | 電子屏幕 |
曆史與現狀
愛迪生改良的白熾燈(1879年)曾主導照明領域,但因能效問題,全球多國已逐步淘汰()。現代照明技術如LED,在相同亮度下能耗僅為白熾燈的1/10。
這一現象生動體現了能量轉換的基本規律,也是熱力學與光學交叉研究的經典案例。
标記脈沖頻率布比卡因測試軟件傳熱面積大故障付款憑單制枸環戊酯故障尋迹哈斯-奧提耳電池恒化器化學計量法檢索項計算語言抗螺旋體的可塑狀态闊葉材焦油臨界點鹵化鈾偶然宿主千電子伏特囚惹柰氏療法設計驗證繩木系數適當的調整石原氏試驗停柩門通知退出網的圍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