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遲"在現代漢英詞典中的釋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解析:
形容詞:時間滞後或行動緩慢
表示時間晚于預期或動作遲緩,對應英文"late/slow"。例如:"遲到"譯為"be late","遲鈍"譯為"slow-witted"(《現代漢語詞典》外研社,2020)。古漢語用例可見《戰國策》"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英譯"It's not too late to mend the fold even after sheep are lost"(《中華漢英大詞典》複旦大學,2020)。
動詞:延緩動作(古漢語用法)
作動詞時表延遲,如《廣雅》注"遲,緩也",對應英文"delay"。現代漢語保留在"推遲"(postpone)、"遲延"(procrastinate)等複合詞中(《牛津漢英詞典》第3版,2010)。
姓氏:中華姓氏文化
作為罕見姓氏載于《百家姓》,英文拼寫為"Chi",源于商代諸侯遲任(《中國姓氏大辭典》商務印書館,2018)。當代知名人物包括表演藝術家遲重瑞。
該釋義體系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牛津大學出版社等權威機構出版物,符合專業性與可信度标準。
“遲”是一個多義漢字,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本義:指緩慢行走,後泛指速度慢()。《說文解字》載:“遲,徐行也”,《廣雅》釋為“緩也”,如古詩“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即用此意。
時間概念:
常見組詞包括遲緩、延遲、推遲、遲疑、姗姗來遲等()。例如:
“遲”作為姓氏,源于商朝賢人遲任,屬以先祖名字為氏的傳承()。
提示:如需字形演變、方言發音等深度解析,可參考《說文解字》或專業漢字研究文獻。
傳信鴿垂擺式輸送機到達等同操作電流性眩暈低鹵化物頂蓋延髓束凍僵姿勢高田氏試劑格子結構骨整形術合成物橫向記錄法赫斯特氏現象核糖核苷酸即席演說坎底辛控制聚合粒的立法審議會議瀝青石灰石内胚層裂球尿道狹窄探針清白無辜者軟件模塊水泥窯灰鉀肥樹脂性的脫銀微刻蝕微型計算機外圍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