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勢英文解釋翻譯、沉降勢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sedimentation potential
分詞翻譯:
沉降的英語翻譯:
sedimentation; settlement; subside
【化】 sedimentation
【醫】 sedimentation; settle; subsiaence
勢的英語翻譯:
circumstances; force; influence; potential; power; puissance; sign; situation
【醫】 force
專業解析
沉降勢(Sedimentation Potential),又稱沉降電位,是岩土工程和土力學中的重要概念,指土體或地基在自重或外部荷載作用下,預期發生或正在發生的沉降量或沉降趨勢的量化表征。它反映了土體壓縮性、固結特性以及未來變形發展的可能性。
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并結合工程實踐對其詳細解釋:
-
核心定義與英文對應
- 中文: 沉降勢 (Chénjiàng Shì)
- 英文: Settlement Potential / Sedimentation Potential
- 釋義: 指地基土體在未來可能産生的沉降量或沉降速率的預測值或評估指标。它綜合考慮了土層分布、土體壓縮性、曆史荷載、地下水位變化等因素,用于預測建築物或構築物基礎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的下沉量。
-
關鍵影響因素
- 土體壓縮性: 土的類型(粘土、粉土、砂土等)及其壓縮模量或壓縮系數是決定沉降勢大小的根本因素。高壓縮性土(如軟粘土)具有高沉降勢。來源:《岩土工程勘察規範》(GB 50021-2001)。
- 土層厚度與分布: 可壓縮土層的厚度越大、分布越廣,潛在的沉降量通常越大。
- 荷載大小與分布: 建築物自重及附加荷載的大小、作用面積和分布直接影響施加在土層上的應力增量,進而影響沉降量。
- 地下水位變化: 地下水位下降會導緻土中有效應力增加,引發土層固結沉降,顯著增大沉降勢。來源:《工程地質手冊》(第四版)。
- 應力曆史: 土體是否經曆過先期固結壓力(超固結、正常固結或欠固結)對當前荷載下的壓縮行為有重要影響。欠固結土沉降勢通常較高。
-
工程意義與應用
- 基礎設計依據: 準确評估沉降勢是進行建築物基礎選型(如淺基礎、樁基礎)、确定基礎尺寸和埋深的關鍵依據,确保建築物在服役期間的變形控制在允許範圍内。
- 預測長期沉降: 通過土工試驗(如固結試驗)和理論計算(如分層總和法),工程師可以估算地基的總沉降量(沉降勢的體現)和不同時間點的沉降量,預測建築物完工後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沉降發展。
- 風險評估與處理: 高沉降勢區域可能預示較大的不均勻沉降風險,需采取地基處理措施(如預壓固結、換填墊層、樁基等)以降低潛在危害。來源:《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範》(GB 50007-2011)。
- 既有建築評估: 對已發生沉降的建築進行安全評估時,需分析其沉降曆史并與初始預測的沉降勢進行比較,判斷沉降是否穩定或存在異常。
-
相關概念辨析
- 沉降量: 指地基已經發生的實際沉降數值。
- 沉降速率: 指單位時間内發生的沉降量。
- 沉降勢: 強調的是潛在的、未來的沉降總量或趨勢,是預測值或評估指标。沉降量和沉降速率是沉降勢在特定時間點的具體體現或結果。
-
計量單位
- 沉降勢的最終體現是預測沉降量,常用單位為毫米或厘米。有時也關注沉降完成所需的時間(固結度)。
權威參考來源:
- 《岩土工程基本術語标準》(GB/T 50279-2014): 該标準定義了岩土工程領域的核心術語,是理解“沉降”及相關概念的基礎權威文件。 [标準編號:GB/T 50279-2014]
- 《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範》(GB 50007-2011): 詳細規定了地基沉降計算的方法和要求,沉降勢的概念隱含在沉降預測和控制的相關條款中。 [标準編號:GB 50007-2011]
- 《工程地質手冊》(第四版): 綜合性手冊,包含土體工程性質、沉降機理及影響因素等詳細内容。 [來源:常士骠, 張蘇民 主編. 工程地質手冊(第四版).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ASTM D653-14 Standard Terminology Relating to Soil, Rock, and Contained Fluids: 國際通用的岩土工程術語标準,其中包含"Settlement"(沉降)的定義和相關術語。 [标準編號:ASTM D653-14]
網絡擴展解釋
“沉降勢”是一個多領域術語,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分析:
一、化學/物理化學領域
在化學或電化學中,沉降勢(Sedimentation Potential)指膠體粒子在重力作用下發生沉降時,因帶電粒子與周圍介質分離而産生的電勢差。這種現象屬于動電現象的一種,與電泳、電滲等原理相關。例如,當帶電顆粒(如土壤膠體)在液體中下沉時,會因電荷分布不均形成電位差。
二、土木工程/地質領域
在工程地質中,“沉降勢”可理解為地基或土體在荷載作用下發生豎向變形的潛在趨勢。例如建築物地基因自重或外部壓力導緻土壤壓縮,産生下沉的潛在可能性。此時“勢”強調趨勢或能力,需通過土力學參數(如壓縮系數)評估。
三、其他可能的誤用
- 股票術語:部分資料中提到的“下沉趨勢”指股價持續下跌(如-4),但此為“下沉”而非“沉降”,需注意區分。
- 一般語義:“沉降”指物體下沉(如),“勢”可表示趨勢或能量狀态(如),組合後可能指下沉的動力學趨勢。
核心含義需根據領域判斷:
- 科學場景:優先指電化學中的沉降電勢(Sedimentation Potential)。
- 工程場景:可能指地基沉降的潛在趨勢。
- 日常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避免與“下沉趨勢”混淆。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氨乙基膦酸編輯程式編制目錄法律的統一性發熱線圈飛機跑道骨膜層婚禮的規格膠體氧化鋁膠懸極化場計算刑期機械漿可靠性增長螺紋钣刀排尿痛泡罩吸收塔偏利蘋果餅前後不一緻的影響譴責軟件系統掃瞄電子颢微鏡視頻顯示器接口雙吸離心泵瞬态四裂體損害保險同位素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