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幀英文解釋翻譯、成幀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framing
分詞翻譯:
成的英語翻譯:
become; fully grown; succeed
專業解析
在通信工程與數據鍊路層協議中,"成幀"(Framing)指将比特流或數據包劃分為具有固定格式的傳輸單元的過程,該單元稱為"幀"(Frame)。作為數據鍊路層的核心功能,其作用包括同步控制、差錯檢測和流量管理。
從技術實現看,成幀需滿足以下要求:
- 标識界定:通過特殊比特序列(如HDLC協議的"01111110")标記幀的起始與終止;
- 數據封裝:按ISO/IEC 3309标準添加幀頭(含地址/控制字段)和幀尾(含校驗序列FCS);
- 透明傳輸:采用比特填充法(如零比特填充)避免載荷數據與标識符沖突。
當前主流的成幀标準包括:
- 以太網:遵循IEEE 802.3标準,采用前導碼+SFD的7字節同步模式
- PPP協議:定義于RFC 1662,使用異步鍊路中的字符填充技術
- 光纖通道:通過SOF/EOF定界符實現4種幀類型劃分(FC-FS-3标準)
該術語的英漢對照建議優先采用國際電信聯盟(ITU-T)的官方譯法"framing",在無線通信場景下亦可表述為"frame formation"(ETSI EN 300 175标準)。
網絡擴展解釋
成幀(Framing)是通信和數據傳輸中的關鍵技術,主要用于界定數據塊的邊界,确保接收端能準确識别消息的起始和結束位置。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1.定義與作用
- 基本概念:成幀技術通過添加特定标記或結構,将原始比特流分割為可識别的數據單元(幀),便于接收方解析。
- 核心功能:
- 邊界定位:解決接收端如何确定消息首尾的問題。
- 錯誤隔離:通過分幀實現錯誤檢測與分段傳輸。
- 協議管理:支持不同數據鍊路層協議(如以太網、幀中繼)的幀結構設計。
2.實現方法
- 面向字節分幀:使用特定字符(如ASCII控制字符)标記幀邊界,例如文本協議中通過
SOH
(Start Of Header)和EOT
(End Of Transmission)标識。
- 面向比特分幀:采用比特級标志(如
01111110
)區分幀的起止,常見于二進制數據傳輸。
- 長度标識法:在幀頭部添加長度字段,明确數據部分的大小。
3.相關術語
- MTU(最大傳輸單元):數據鍊路層協議規定的幀數據部分最大長度,超過需分片傳輸。
- 封裝:在數據前後添加首尾部形成完整幀,如IP數據包封裝成以太網幀。
4.應用場景
- 網絡通信:TCP/IP協議棧中,數據鍊路層通過成幀确保可靠傳輸。
- 多媒體傳輸:視頻流中幀作為圖像單位,但此場景的“幀”與通信中的技術定義不同。
如需更全面的技術細節,可參考來源、2、7等權威資料。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表面電離不足額擔保産生式系統概念船舶保險存儲數字單醋酸鹽鬥鍊式元件非一緻數據分流電阻輻射度量學功能碼光束存儲器海石蕊截距金屬鍵即期的機械載荷拒絕答辯者開爾文電阻橋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夢寐腦甙脂去腦強直去找時效法人松果狀的碎玻璃特征形式同步線路控制微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