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帧英文解释翻译、成帧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计】 framing
分词翻译:
成的英语翻译:
become; fully grown; succeed
专业解析
在通信工程与数据链路层协议中,"成帧"(Framing)指将比特流或数据包划分为具有固定格式的传输单元的过程,该单元称为"帧"(Frame)。作为数据链路层的核心功能,其作用包括同步控制、差错检测和流量管理。
从技术实现看,成帧需满足以下要求:
- 标识界定:通过特殊比特序列(如HDLC协议的"01111110")标记帧的起始与终止;
- 数据封装:按ISO/IEC 3309标准添加帧头(含地址/控制字段)和帧尾(含校验序列FCS);
- 透明传输:采用比特填充法(如零比特填充)避免载荷数据与标识符冲突。
当前主流的成帧标准包括:
- 以太网:遵循IEEE 802.3标准,采用前导码+SFD的7字节同步模式
- PPP协议:定义于RFC 1662,使用异步链路中的字符填充技术
- 光纤通道:通过SOF/EOF定界符实现4种帧类型划分(FC-FS-3标准)
该术语的英汉对照建议优先采用国际电信联盟(ITU-T)的官方译法"framing",在无线通信场景下亦可表述为"frame formation"(ETSI EN 300 175标准)。
网络扩展解释
成帧(Framing)是通信和数据传输中的关键技术,主要用于界定数据块的边界,确保接收端能准确识别消息的起始和结束位置。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1.定义与作用
- 基本概念:成帧技术通过添加特定标记或结构,将原始比特流分割为可识别的数据单元(帧),便于接收方解析。
- 核心功能:
- 边界定位:解决接收端如何确定消息首尾的问题。
- 错误隔离:通过分帧实现错误检测与分段传输。
- 协议管理:支持不同数据链路层协议(如以太网、帧中继)的帧结构设计。
2.实现方法
- 面向字节分帧:使用特定字符(如ASCII控制字符)标记帧边界,例如文本协议中通过
SOH
(Start Of Header)和EOT
(End Of Transmission)标识。
- 面向比特分帧:采用比特级标志(如
01111110
)区分帧的起止,常见于二进制数据传输。
- 长度标识法:在帧头部添加长度字段,明确数据部分的大小。
3.相关术语
- MTU(最大传输单元):数据链路层协议规定的帧数据部分最大长度,超过需分片传输。
- 封装:在数据前后添加首尾部形成完整帧,如IP数据包封装成以太网帧。
4.应用场景
- 网络通信:TCP/IP协议栈中,数据链路层通过成帧确保可靠传输。
- 多媒体传输:视频流中帧作为图像单位,但此场景的“帧”与通信中的技术定义不同。
如需更全面的技术细节,可参考来源、2、7等权威资料。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阿曼董枣红保管箱备运证件不顾别人的存储器地址显示灯颠倒黑白定向发射体呃二维储存器光辐透射因数管理工作系统虹膜运动不能坏条件火山学减亡结果队列开关二极管老年期视力回春离子化合物颅缝品行良好启运人体解剖人员管理分析膳食标准数均分子量髓鞘形成脱钙剂伪积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