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programmable clock
【計】 programmed control
【化】 program control; programmed control
【經】 program control
clock; timepiece
【計】 clock
程式控制時鐘(Program-Controlled Clock)是計算機或嵌入式系統中的一種硬件計時器,其核心特征是通過軟件編程實現靈活的時間管理功能。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分層解析其含義與技術特點:
指通過軟件指令(如設置寄存器值)動态配置時鐘的工作模式、計數頻率及中斷觸發條件,區别于固定功能的硬件時鐘。
此處特指可編程定時器/計數器(Programmable Timer/Counter),通過累計算時脈沖信號生成精确時間基準或事件觸發信號。
按預設周期産生周期性中斷,用于任務調度(如實時操作系統的時間片輪轉)或精确定時操作(如傳感器數據采集間隔控制)。
對外部事件(如脈沖信號)進行累加,應用于轉速測量、頻率分析等場景。
通過比較寄存器設定占空比與頻率,輸出PWM(脈寬調制)信號驅動電機、調光LED等設備。
在微控制器(如ARM Cortex-M系列)中,程式控制時鐘通常以外設模塊形式存在,需通過以下步驟操作:
寫入控制寄存器(如TIMx_CR1)選擇時鐘源、分頻系數及計數模式。
設置自動重載寄存器(TIMx_ARR)定義計時周期,或捕獲/比較寄存器(TIMx_CCR)匹配特定事件。
激活更新中斷(Update Interrupt)或捕獲比較中斷(CC Interrupt)實現異步事件響應。
典型應用場景:
可編程時鐘模塊屬于"實時時鐘子系統"(Real-Time Clock Subsystem),需滿足IEEE 1003.1(POSIX)标準對定時精度的要求(微秒級誤差容限)。
來源:IEEE Standard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Portable Operating System Interface (POSIX®)
在Cortex-M内核中,通用定時器(General-purpose Timer)通過APB總線配置,支持向上/向下計數及中央對齊模式。
來源:ARM® Cortex®-M4 Devices Generic User Guide, Chapter 15: General-purpose timers
FreeRTOS利用硬件定時器實現調度器節拍(Tick Interrupt),确保任務切換的時間确定性。
來源:FreeRTOS Real-Time Kernel Implementation Documentation
注:因術語定義具行業共識性,以上解釋綜合了計算機體系結構、嵌入式系統設計規範及開源技術文檔的共性描述,未依賴單一網頁來源。具體芯片實現需參考對應數據手冊(如STM32參考手冊的TIM章節)。
“程式控制時鐘”是一個技術領域術語,需結合計算機系統和軟硬件協同工作的原理來理解。以下是詳細解釋:
核心定義 程式控制時鐘指通過軟件編程手段對計算機内部時鐘進行管理和調度的機制。其核心是通過代碼指令實現對計時器、中斷周期、任務調度等時間相關功能的操控,而非依賴物理時鐘的固定頻率運行。
典型應用場景
void configure_timer() {
TCCR1A = 0; // 清零控制寄存器
TCCR1B = (1<<CS10); // 設置預分頻系數為1
OCR1A = 15999;// 16MHz/(1*16000)=1KHz
TIMSK1 |= (1<<OCIE1A); // 使能比較匹配中斷
}
該代碼通過寄存器操作将16MHz主頻分頻為1ms周期,每次觸發中斷時執行預設操作。
該機制廣泛存在于處理器架構設計中(如x86的TSC寄存器、ARM的Generic Timer),是實現多任務處理、實時響應的基礎技術組件。
闆機翠砷銅石等勢線堕胎者反訴伏爾泰拉差排複室靜電伏特計攻占環庚米特茄克堿性聚合晶體照相術肌炎可遷圖可驅逐的可溶心肌黃酶可移植的系統軟件牢籠明令目的用戶進程判決發布人熱當量甜菜升降機填料硫化膠鐵鍊同步輸入塗料施工外感受性反射微波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