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息性支氣管炎英文解釋翻譯、喘息性支氣管炎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Laennec's catarrh
分詞翻譯:
喘息的英語翻譯:
breathe; gasp; heave; pant; whoop
【醫】 gasp
支氣管炎的英語翻譯:
bronchitis
【醫】 bronchial catarrh; bronchitis; chest cold
專業解析
喘息性支氣管炎(Wheezing Bronchitis)是一種以喘息為主要表現的呼吸道疾病,常見于嬰幼兒及兒童,其核心特征是支氣管炎症伴隨可逆性氣流受限和哮鳴音。以下是基于醫學術語的詳細解釋:
一、術語定義與臨床表現
-
中英文對照
-
核心病理機制
由病毒感染(如呼吸道合胞病毒)誘發支氣管黏膜炎症,導緻黏液分泌增多、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及黏膜水腫,引發喘息、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其病理改變與哮喘相似,但部分患兒隨年齡增長可逐漸緩解。
來源:《諸福棠實用兒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年,P. 632
二、診斷與鑒别要點
-
主要診斷标準
- 反複發作的喘息(≥3次),肺部聽診有哮鳴音
- 排除其他喘息性疾病(如先天性氣道畸形、肺結核)
- 對支氣管擴張劑治療反應良好
-
與哮喘的鑒别
喘息性支氣管炎多由感染觸發,多見于3歲以下兒童;哮喘則具有更明顯的過敏體質背景和氣道高反應性,需長期抗炎治療。
來源: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2016年版)》
三、治療原則與預後
-
急性期治療
- 支氣管擴張劑:沙丁胺醇霧化吸入緩解痙攣(來源:UpToDate臨床指南)
- 抗炎治療:嚴重者短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如布地奈德霧化)
- 支持療法:氧療、補液及呼吸道管理
-
預後特點
約30%-50%患兒可能發展為典型哮喘,尤其是有特應性體質(如濕疹、過敏史)或家族哮喘史者。
來源:《Pediatrics》期刊研究(2018年,DOI: 10.1542/peds.2017-3038)
四、權威參考資料
-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 《兒童喘息性疾病合理用藥指南》. 中華兒科雜志, 2018.
-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in Children, 2021. GINA官網
-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Wheezing and Asthma in Children, 2020. NIH健康庫
網絡擴展解釋
喘息性支氣管炎是一種以喘息為主要表現的嬰幼兒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常見于3歲以下兒童,尤其高發于1-2歲嬰幼兒。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定義與核心特征
- 基本概念:屬于支氣管炎的特殊類型,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肺炎鍊球菌等)或過敏原誘發支氣管炎症反應,導緻氣道黏膜充血水腫、黏液分泌增多及痙攣,從而引發喘息。
- 與哮喘的差異:喘息性支氣管炎多由感染直接引發,喘息症狀隨感染控制而緩解;而哮喘以氣道高反應性為主,常反複發作。
主要症狀表現
- 典型症狀:
- 喘息:呼氣相延長,伴有哮鳴音或痰鳴音,夜間或清晨加重。
- 咳嗽:以刺激性幹咳為主,後期可能有痰。
- 呼吸困難:嚴重者出現三凹征(胸骨上窩、鎖骨上窩、肋間隙凹陷)。
- 伴隨症狀:
- 低至中度發熱,感染控制後體溫逐漸下降。
- 肺部聽診可聞及哮鳴音和濕啰音。
病因與高危因素
- 感染因素:
- 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常見)、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 細菌:肺炎鍊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多繼發于病毒感染後。
- 解剖特點:
- 嬰幼兒氣道狹窄,黏膜易水腫,分泌物易潴留引發喘息。
- 過敏與環境因素:
- 塵螨、花粉等過敏原可誘發氣道高反應性。
- 二手煙、空氣污染、家族過敏史等增加患病風險。
治療與管理
- 抗感染治療:
- 病毒性感染以對症支持為主;細菌感染需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
- 對症處理:
- 平喘:支氣管擴張劑(如沙丁胺醇)和吸入性激素緩解痙攣。
- 祛痰止咳:氨溴索等藥物促進排痰。
- 家庭護理:
預後與注意事項
- 多數患兒經治療1-2周症狀緩解,但部分可能反複發作或發展為哮喘,需長期隨訪。
- 若出現持續高熱、呼吸急促或口唇發绀,需立即就醫。
如需更完整的診療建議,可參考權威醫學平台(如、4、6、9等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避免引起懷疑車禍穿孔加法器對應點富-戈二氏試驗複合固定颌内錨基複活節開庭期浮誇的剛果紅試紙公然反抗合法年齡貨币面額角接匹配季節因數經濟法則空間遙控命令李-伯二氏試驗淋巴溢蜜柑黴素民事主體模式翻譯内轉換存儲器帕麥爾氏鹽酸試驗潑前十二指腸炎喬麥粉順蕪酸提案人微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