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輸控制塊英文解釋翻譯、傳輸控制塊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transmission control block
分詞翻譯:
傳輸的英語翻譯:
transmission; transmit
【計】 transfers; transmission; transput; X; XFER
控制塊的英語翻譯:
【計】 control block
專業解析
在計算機網絡領域,傳輸控制塊 (Transmission Control Block, TCB) 是一個核心概念,特指在實現傳輸控制協議(如TCP)時,操作系統内核或協議棧為每個活動的TCP連接所維護的一個關鍵數據結構。它存儲了管理該連接狀态、控制數據傳輸所必需的所有信息。
以下是其詳細含義與組成要點:
-
定義與核心作用:
- TCB是TCP協議實現中為單個TCP連接分配和使用的專用内存數據結構。它充當了該連接在本地系統中的“控制中心”或“狀态記錄本”。其核心作用是維護連接的當前狀态(如ESTABLISHED, CLOSE_WAIT等),存儲關鍵的協議參數,并管理該連接上的數據發送與接收過程。
-
關鍵組成信息:
TCB通常包含(但不限于)以下關鍵信息:
- 連接端點标識符 (Connection Endpoints):本地IP地址、本地端口號、遠端IP地址、遠端端口號。這四元組唯一标識了一個TCP連接。
- 協議狀态機 (Protocol State Machine):記錄連接當前所處的TCP狀态(如SYN_SENT, ESTABLISHED, FIN_WAIT_1, TIME_WAIT等),這是TCP有限狀态機的具體體現。
- 序列號管理 (Sequence Number Management):
- 發送序列號 (
SND.NXT
):下一個要發送的數據字節的序列號。
- 發送未确認序列號 (
SND.UNA
):最早未确認的字節的序列號。
- 接收序列號 (
RCV.NXT
):下一個期望接收到的數據字節的序列號。
- 接收窗口 (
RCV.WND
):通告給對端的、本地可用的接收緩沖區大小。
- 發送與接收緩沖區 (Send and Receive Buffers):指向用于暫存待發送數據和已接收但尚未被應用層讀取的數據的内核緩沖區指針及相關管理信息(如緩沖區大小、讀寫指針)。
- 流量控制與擁塞控制參數 (Flow & Congestion Control Parameters):
- 擁塞窗口 (
CWND
)。
- 慢啟動阈值 (
SSTHRESH
)。
- 重傳超時計時器 (
RTO
) 及其相關計算值(如平滑往返時間 SRTT
、往返時間方差 RTTVAR
)。
- 計時器 (Timers):維護與該連接相關的各種計時器,如重傳計時器(用于丢失報文段的重傳)、持續計時器(用于零窗口探測)、保活計時器(可選)、2MSL計時器(用于TIME_WAIT狀态)等。
- 其他控制信息:如最大報文段大小 (
MSS
)、窗口縮放因子、時間戳選項、連接相關的統計信息(如發送/接收字節數)等。
-
生命周期與操作:
- TCB在TCP連接建立過程(如收到SYN或發起主動打開)中被創建和初始化。
- 在連接的整個活動期間(數據傳輸、狀态變遷),TCB中的信息被持續更新(如序列號推進、窗口更新、狀态轉換)。
- 當連接關閉(進入TIME_WAIT狀态後超時或收到RST)後,TCB最終被銷毀,其占用的資源被釋放。
-
重要性:
- TCB是TCP協議實現可靠、有序、面向字節流的連接服務的基礎。它為每個連接提供了獨立的上下文環境,使得操作系統能夠同時高效地管理成千上萬個并發TCP連接。
- 理解TCB的内容對于進行網絡協議分析、性能調優、故障排查(如使用
netstat
或ss
命令查看連接狀态和TCB相關信息)以及開發網絡應用程式或協議棧都至關重要。
權威參考來源:
- IETF RFC 793 -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定義了TCP協議的标準規範,其中明确描述了TCB的概念和應包含的基本字段。這是最根本的權威來源。 https://tools.ietf.org/html/rfc793
- W. Richard Stevens - "TCP/IP Illustrated, Volume 1: The Protocols":經典教材,深入解釋了TCP協議實現細節,包括TCB的結構和作用。 https://www.amazon.com/TCP-Illustrated-Protocols-Addison-Wesley-Professional/dp/0201633469
- 學術數據庫與操作系統文檔:如IEEE Xplore, ACM Digital Library中關于TCP協議棧實現的論文,以及Linux内核文檔(如
tcp(7)
手冊頁或内核源碼中對struct tcp_sock
的描述)提供了具體實現層面的細節。 https://ieeexplore.ieee.org | https://dl.acm.org | Linux Kernel Documentation
網絡擴展解釋
傳輸控制塊(Transmission Control Block,TCB)是計算機網絡中與傳輸控制協議(TCP)相關的核心數據結構,用于維護單個TCP連接的所有狀态信息。它在TCP通信中起到關鍵作用,确保連接的可靠性和有序性。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
1.定義與作用
TCB是操作系統内核為每個TCP連接分配的一個獨立數據結構,記錄了該連接從建立到終止全過程中的所有動态參數和狀态。其核心作用包括:
- 跟蹤連接狀态(如三次握手、數據傳輸、四次揮手階段)
- 管理數據包的發送與接收(序列號、确認號、窗口大小等)
- 維護緩沖區(存儲未确認的發送數據或未組裝的接收數據)
- 處理超時重傳、流量控制、擁塞控制等機制
2.TCB的關鍵字段
典型的TCB包含以下信息:
- 端點标識:本地與遠程的IP地址、端口號
- 序列管理:發送序列號(SN)、确認序列號(ACK)、接收窗口大小
- 狀态标志:如
SYN_SENT
(已發送連接請求)、ESTABLISHED
(已建立連接)、TIME_WAIT
(等待關閉)
- 定時器:重傳定時器(RTO)、持續定時器(避免死鎖)、保活定時器(檢測連接活性)
- 緩沖區指針:指向發送/接收緩沖區的内存地址
- 流量控制參數:擁塞窗口(cwnd)、慢啟動阈值(ssthresh)
3.生命周期與操作
- 創建:當應用程式調用
connect()
或accept()
時,系統分配TCB并初始化字段。
- 維護:在數據傳輸中動态更新序列號、窗口值等,處理超時事件。
- 銷毀:連接關閉(四次揮手完成)後,TCB可能短暫保留(如
TIME_WAIT
狀态防止報文混淆),最終被回收。
4.技術細節示例
- 序列號計算:初始序列號(ISN)通常基于時鐘值,避免安全漏洞。
- 窗口調整公式:擁塞控制中,窗口大小可能按$$ cwnd = cwnd + frac{1}{cwnd} $$(加性增)或$$ cwnd = max(2, frac{cwnd}{2}) $$(乘性減)動态變化。
5.相關技術延伸
- 與Socket的關系:TCB是内核層實現,而Socket是提供給應用程式的接口,兩者通過文件描述符關聯。
- 資源限制:系統通過最大TCB數限制并發連接,防止拒絕服務攻擊(如SYN Flood)。
若需進一步了解TCP狀态機或具體實現,可參考操作系統内核文檔(如Linux的tcp.h
頭文件)或RFC 793标準。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埃默索棒打遊戲報告編號飽和布拉克牆代謝性轉移單純咽峽炎點數評定法高水準大量消費時代隔焰爐橫行的解除分化結構化系統實現淨閑置準備金激糖素劉琪氏堿硫糖醛酸苷耐揮發性平均抽樣數量千球軸承潤滑脂軟件複本弱化作用示波色譜視聽教具食物傳播的數據采集設備搜索開關外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