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two address code; two-address code
twin; two
【計】 binary-coded decimal; binary-coded decimal character code
binary-to-decimal conversion; binary-to-hexadecimal conversion
【醫】 bi-; bis-; di-; duo-
【計】 address code; address part
在計算機體系結構與彙編語言領域,"二地址碼"(Two-Address Code)是一種指令格式設計,其核心特征是一條指令中明确包含兩個操作數地址。以下是基于漢英詞典視角的詳細解釋與技術分析:
中文術語:二地址碼
英文術語:Two-Address Code
構詞解析:
運作機制
典型二地址指令格式為:
OP A, B
其中:
OP
:操作碼(如 ADD, SUB);A
:第一操作數地址(兼作結果存儲地址);B
:第二操作數地址。
執行過程可表示為:
$$ A leftarrow AOPB $$
效率平衡性
典型處理器架構應用
ADD [AX], BX
(将AX指向内存值與BX寄存器值相加,結果存回AX指向地址)ADD R0, R1
(R0 ← R0 + R1)的二地址模式。指令集編碼效率
二地址碼在代碼密度與硬件複雜度間取得平衡,適用于資源受限的嵌入式系統(如8051單片機)。
編程靈活性影響
需開發者顯式管理數據覆蓋問題,例如:
MOV R1, R0; 備份R0值
ADD R0, R2; R0被修改
SUB R1, R3; 使用原始R0值(存于R1)
引用說明:因未搜索到可直接引用的權威線上詞典資源,本文定義基于計算機體系結構經典教材共識:
- Hennessy, J. L., & Patterson, D. A. (2017). Computer Architecture: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6th ed.). Morgan Kaufmann.
- Stallings, W. (2022). 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Architecture: Designing for Performance (12th ed.). Pearson.
二地址碼是計算機指令格式中的一種設計,主要用于指定操作數的位置。其核心含義和特點如下:
指令結構
在二地址指令中,一條指令包含操作碼和兩個地址碼(記為A1和A2)。例如:
$$
text{操作碼} quad A1 quad A2
$$
其中,操作碼表示執行的操作(如加法),A1通常為源操作數地址,A2既是另一個源操作數地址,也是結果存儲地址。
功能特點
ADD A1, A2
等效于 A2 = A1 + A2
。對比其他指令格式
A3 = A1 + A2
),靈活性更高但指令更長。應用場景
常見于早期計算機體系結構(如x86彙編的部分指令)和嵌入式系統中,用于平衡指令效率與硬件複雜度。
需注意,“地址碼”在不同領域含義不同:在通信系統中指用戶區分碼序列,在編程中可能指内存地址編碼。用戶所指的“二地址碼”特指計算機指令格式中的概念。
部分追蹤表磁記錄材料道德電弧作用厄蘭公式法定平價分步成本中心瘋瘋癫癫工具用碳素鋼溝狀切除術橫斷韌力後效性促進劑化膽堿酸結核菌素靜電價規則緊張症的空腸結腸吻合術老化後硫化膠螺旋縫術氯喹目鏡上的十字線啟動失敗請求熱導式氣體分析器三氮烷三基深疑的受理上訴的數學預報锶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