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two address code; two-address code
twin; two
【计】 binary-coded decimal; binary-coded decimal character code
binary-to-decimal conversion; binary-to-hexadecimal conversion
【医】 bi-; bis-; di-; duo-
【计】 address code; address part
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与汇编语言领域,"二地址码"(Two-Address Code)是一种指令格式设计,其核心特征是一条指令中明确包含两个操作数地址。以下是基于汉英词典视角的详细解释与技术分析:
中文术语:二地址码
英文术语:Two-Address Code
构词解析:
运作机制
典型二地址指令格式为:
OP A, B
其中:
OP
:操作码(如 ADD, SUB);A
:第一操作数地址(兼作结果存储地址);B
:第二操作数地址。
执行过程可表示为:
$$ A leftarrow AOPB $$
效率平衡性
典型处理器架构应用
ADD [AX], BX
(将AX指向内存值与BX寄存器值相加,结果存回AX指向地址)ADD R0, R1
(R0 ← R0 + R1)的二地址模式。指令集编码效率
二地址码在代码密度与硬件复杂度间取得平衡,适用于资源受限的嵌入式系统(如8051单片机)。
编程灵活性影响
需开发者显式管理数据覆盖问题,例如:
MOV R1, R0; 备份R0值
ADD R0, R2; R0被修改
SUB R1, R3; 使用原始R0值(存于R1)
引用说明:因未搜索到可直接引用的权威在线词典资源,本文定义基于计算机体系结构经典教材共识:
- Hennessy, J. L., & Patterson, D. A. (2017). Computer Architecture: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6th ed.). Morgan Kaufmann.
- Stallings, W. (2022). 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Architecture: Designing for Performance (12th ed.). Pearson.
二地址码是计算机指令格式中的一种设计,主要用于指定操作数的位置。其核心含义和特点如下:
指令结构
在二地址指令中,一条指令包含操作码和两个地址码(记为A1和A2)。例如:
$$
text{操作码} quad A1 quad A2
$$
其中,操作码表示执行的操作(如加法),A1通常为源操作数地址,A2既是另一个源操作数地址,也是结果存储地址。
功能特点
ADD A1, A2
等效于 A2 = A1 + A2
。对比其他指令格式
A3 = A1 + A2
),灵活性更高但指令更长。应用场景
常见于早期计算机体系结构(如x86汇编的部分指令)和嵌入式系统中,用于平衡指令效率与硬件复杂度。
需注意,“地址码”在不同领域含义不同:在通信系统中指用户区分码序列,在编程中可能指内存地址编码。用户所指的“二地址码”特指计算机指令格式中的概念。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