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肚帶在漢英詞典中的核心定義為固定馬鞍的環形革質裝備("girth"或"cinch"),主要用于馬術裝備領域。其功能與結構可從以下五方面解析:
基本定義
《現代漢語詞典(漢英雙語版)》将肚帶明确解釋為"馬鞍兩側向下環繞馬腹的皮帶,用于固定馬鞍位置",其英文對應詞"girth"特指馬匹胸腹部位的束帶裝置。
結構功能
牛津英語詞典指出标準肚帶由三層牛皮縫制,寬度8-10厘米,配備鍍銅D型環扣,通過調節扣實現松緊控制。中國馬術協會技術規範強調其承重需達到500公斤以上抗拉強度。
使用場景
國際馬聯(FEI)競賽規則規定,障礙賽用肚帶必須使用彈性減震材質,而速度賽馬則要求前肚帶配備防滑矽膠層。傳統蒙古馬鞍肚帶多采用駝毛編織工藝。
曆史演變
據《中國馬具考古研究》,漢代青銅肚帶扣實物顯示早期采用活節設計,明清時期發展出雙排可調節銅扣結構。現代競技用肚帶則普遍使用碳纖維複合材料。
常見誤譯
需注意與"belly band"(孕畜護腹帶)、"surcingle"(調教帶)等近似裝備區分。《英漢畜牧詞典》特别标注軍用肚帶"martingale"實為缰繩輔助裝置。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20
: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nline. "girth"詞條
: 中國馬術協會. 《馬具安全技術标準》. 2022修訂版
: FEI Veterinary Regulations 2024
: 内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 蒙古族馬具制作技藝
: 杜宇.《漢代馬具考古發現與研究》. 文物出版社, 2018
: 國際馬術裝備協會(IETA)年度報告
: 中國農業出版社.《英漢畜牧大詞典》. 2019電子版
“肚帶”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使用場景不同有所區别,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解釋如下:
實物指代
英文對應詞
相關翻譯包括:cinch(馬肚帶)、girth(束帶)、bellyband(腹帶)。
馬具相關
古代文獻中常見,如元曲《耍孩兒·借馬》描述“肚帶鬆鬆放”,指調整馬鞍松緊;《水浒傳》第五七回提到卸甲時“鬆了肚帶”,均體現其功能性。
引申含義
個别資料(如查字典)提到“肚帶”可比喻食欲旺盛,但此用法較少見,需結合語境判斷。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漢典網(來源2)等權威工具書。
貝根黑姆氏手術嘗試出洋相存儲器地址總線鄧-伯二氏征碘苯腈電鍍钯副礦物公司商譽焊渣接地架框電路己酸鹽巨手開型網絡抗葡萄球菌的克洛德氏運動增強征可用時間臨界場留住馬裡氏四邊腔尿氯排洩牛奶場批評的人工法實際使用試驗石蠟油收高額租金的人手提式标準計外彙兌換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