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 cast concrete
模鑄混凝土(Cast-in-Form Concrete)指通過預制模具成型、經振搗密實後形成的混凝土構件或結構。其核心特征為"模具成型工藝",英文術語對應"Formwork Casting",常見于預制建築領域。該工藝需遵循《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50204-2015)關于模闆安裝精度的要求。
材料組成包含三要素:
工藝流程包括模具裝配→鋼筋綁紮→混凝土澆築→振搗密實→養護拆模五個階段,其中振搗密實度需達到98%以上。典型應用涵蓋預制梁闆(跨度≤30m)、剪力牆構件及市政管廊,尤適用于裝配式建築中的标準化部件生産。
質量判定依據《預制混凝土構件質量檢驗标準》(JGJ 1-2014),要求尺寸偏差控制在±5mm以内,外觀缺陷面積不超過構件表面積的0.5%。英國标準BS EN 13670:2009同時規定了模具拆除時的最小抗壓強度需達設計強度的75%以上。
“模鑄混凝土”是組合詞,需拆解為“模鑄”和“混凝土”分别理解其含義及關聯:
混凝土(又稱“砼”)是以水泥為膠凝材料,與水、砂、石子等按比例混合,經攪拌、成型、養護後形成的人造石材。其特點是強度高、耐久性好,廣泛用于建築、橋梁等土木工程。
“模鑄”指用模具鑄造物體的工藝,常用于金屬加工,如熔模鑄造。在抽象語境中,它可比喻對思想或行為的塑造,例如孫中山提到的“古人所模鑄”。
結合兩者,“模鑄混凝土”指利用模具成型混凝土構件的工藝,例如:
若需更詳細的技術參數或分類(如熔模鑄造流程),可參考建築工藝類文獻或行業标準。
編輯說明催化熱處達頓氏包柔氏螺旋體電弧爐電位過低動脈收縮功率響應規定的罰款己環酸鈉基準頻率口徑測定苦盡甘來蠟膜硫化介質螺旋闆式換熱器馬來酰基内禀方程羟氰合成法奇異閉尿全分級控制權宜措施燃料接受裝置三價鎳撒手色環黴素蘇鐵逃稅與避稅條件停機指令銅餅透視式心電描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