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nominal assets
in name; name; nominal
assets; capital; substance
【經】 assets; funds; negative debt
名義資産(Nominal Assets)在漢英詞典中通常指以貨币單位标定面值、未調整通貨膨脹或市場價值變動的賬面資産形式。根據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發布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其核心特征表現為三點:1)基于契約約定的固定金額債權;2)不考慮購買力變動影響;3)會計處理中按曆史成本計量。
該術語在金融領域特指債券、存款憑證等固定收益證券的本金部分,與"實際資産"形成概念對立。牛津大學出版社《金融與投資詞典》明确指出,名義資産的價值穩定性僅存在于會計賬簿層面,實際購買力會隨通脹水平波動。例如面值100萬元的國債,持有期間若發生通貨膨脹,其實際購買力将出現隱性貶值。
中國人民銀行2023年金融穩定報告披露,中國金融機構持有的名義資産規模已達GDP的280%,這類資産在資産負債管理中需要特别關注久期風險和通脹對沖策略。在跨國貿易中,國際清算銀行建議采用雙重計價模式,既保留名義貨币單位,又同步标注特别提款權(SDR)等實際價值基準。
名義資産是指以貨币名義價值計量的資産,其賬面價值不隨通貨膨脹或市場波動調整,通常表現為固定金額的金融形式。以下是詳細解釋:
價值固定性
名義資産的價值以初始名義金額記錄,如銀行存款、債券票面金額等。例如,存入銀行的100萬元,即使發生通貨膨脹,賬戶仍顯示100萬元的名義價值。
與通貨膨脹的關系
這類資産的實際購買力會受通脹侵蝕。若通脹率為5%,名義資産的實際價值每年貶值約5%。
在資産負債表中,名義資産按賬面價值記錄,遵循公式:
$$
text{資産} = text{負債} + text{所有者權益}
$$
但其計量可能無法反映真實經濟價值。
長期持有名義資産可能導緻財富縮水,需通過投資實際資産或浮動收益産品對沖通脹風險。
(注:由于搜索結果權威性較低,建議結合權威金融教材或專業文獻進一步驗證。)
伴蠶豆嘧啶核甙不兼容交叉點布托啡諾導柱玷地面角反可逆電路反耦合非體力勞動廣種薄收胍乙甯航海危險甲根就地停火控制記錄昆布酸黎聯合組建靈貓科六角晶體毛囊角化過度凝膠過濾法普根多夫氏法羟某腈橋樁青牛膽根三角密封實際價值的估計蘇澳港同業公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