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虻類英文解釋翻譯、虻類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clegs

分詞翻譯:

虻的英語翻譯:

【醫】 gad fly; gadfly; horsefly; tabanid; tabanus

類的英語翻譯:

be similar to; genus; kind; species
【醫】 group; para-; race

專業解析

虻類(Horseflies)是雙翅目(Diptera)虻科(Tabanidae)昆蟲的統稱,在漢英詞典中通常譯為“horsefly”或“gadfly”。該類昆蟲以雌性成蟲吸血習性著稱,廣泛分布于全球溫帶及熱帶地區。

分類學與形态特征

虻科昆蟲屬于雙翅目短角亞目,體長5-30毫米,具有以下典型特征:

  1. 複眼結構:雄性具接眼式複眼,雌性為離眼式,虹彩斑紋明顯
  2. 口器構造:刺吸式口器,由六根穿刺針組成,可刺穿哺乳動物皮膚
  3. 翅脈特征:R5室閉合具柄,翅瓣發達,可作為分類依據

生态與醫學意義

雌虻需吸血完成卵子發育,主要攻擊牛、馬等牲畜,偶見叮咬人類。其唾液含抗凝血酶,可能傳播兔熱病、炭疽等動物源性傳染病。雄虻則以花蜜為食,在生态系統中承擔傳粉功能。

典型物種舉例

  1. 牛虻(Tabanus bovinus):體長19-24毫米,胸背具三條灰色縱紋
  2. 斑虻(Chrysops relictus):具金色複眼斑紋,活躍于濕地環境
  3. 麻虻(Haematopota pluvialis):翅面具雲狀斑紋,晨昏活動頻繁

文獻來源:《牛津昆蟲學詞典》(第3版)、《中國動物志·昆蟲綱》(第24卷)、《醫學昆蟲學》(Springer出版)。

網絡擴展解釋

虻類屬于雙翅目虻科昆蟲,以下是關于虻類的綜合解釋:

一、分類與形态特征

  1. 分類地位
    虻類隸屬于雙翅目、短角亞目、虻科。全球已知約4230種,我國記錄約420種,常見種類包括中華麻虻、騷擾黃虻等。

  2. 形态特征

    • 體型:成蟲粗壯,體長6-30毫米,體表多軟毛,顔色多為棕褐色或黑色,部分有鮮豔色斑。
    • 頭部:雄虻兩眼相接,雌虻兩眼分離;雌虻口器為刺舐式,適合吸血,雄虻口器退化,以花蜜為食。
    • 翅膀:翅寬且透明,常具橫帶或暗斑。

二、生活習性與生态

  1. 食性與行為

    • 雌虻嗜吸大型哺乳動物(如牛、馬)及人類的血液,吸血時用鋒利口器劃破皮膚。
    • 雄虻不吸血,以植物汁液和花蜜為食。
    • 活動時間集中在白天,尤其是陽光充足的時段。
  2. 繁殖與發育

    • 雌虻吸血後産卵于水邊植物葉片或石塊上,卵聚集成塊。
    • 生活史為完全變态,包括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幼蟲肉食性,栖息于濕潤土壤中。

三、分布與危害

  1. 分布範圍
    虻類廣泛分布于全球溫暖潮濕地區,常見于水邊、草地、森林等濕潤環境。

  2. 傳播疾病

    • 可傳播羅阿絲蟲病、炭疽、野兔熱等疾病。
    • 吸血行為還會引起皮膚炎症和過敏反應。

四、擴展說明

虻類因體型大、飛行迅速且吸血兇猛,常被稱為“牛虻”或“瞎虻”,但實際具有明确活動規律。其幼蟲在生态鍊中扮演分解者角色,有助于維持土壤生态平衡。

如需更詳細分類或防治方法,可參考、4、5的完整内容。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阿米多電視監察器對羧甲酰基苯甲酸二氫異吲哚防痛步态附澆口系模型腐爛物共價均成光音器過共晶鑄鐵黃蘭花油互斥文件徑付終身年金軍備競賽雷達陰影淋巴細胞單核細胞指數流出速度樓層倫敦城自治會氯碘羟喹排觸點硼黴素熱機械當量薩羅可薩氏鈍緣蜱實體鏡檢查樹幹的襪子魏爾嘯氏腺委任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