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的損害賠償英文解釋翻譯、必要的損害賠償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法】 necessary damages
分詞翻譯:
必要的英語翻譯:
【法】 necessity; need
損害賠償的英語翻譯:
【經】 damages
專業解析
必要的損害賠償的漢英法律術語解析
一、術語定義與法律内涵
必要的損害賠償(Necessary Compensation for Damages)指因侵權行為導緻受害人遭受損失時,侵權人依法必須承擔的經濟賠償,其範圍以恢複受害人權益的合理必要限度為準。核心包含:
- 必要性(Necessity):賠償需與損害事實、因果關系直接關聯,排除無關或擴大的損失(如間接商業機會喪失通常不被支持)。
- 損害範圍:包括直接經濟損失(如醫療費、財産修複費)與法定情形下的間接損失(如合理誤工費)。
- 法律依據:
- 中國《民法典》第1184條:侵害財産需按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賠償;
- 第1179條:人身損害需賠償醫療、護理、交通等合理費用。
二、漢英術語對照與差異
- 中文術語:必要的損害賠償
- 必要強調賠償的合理性與因果關系限定性,體現大陸法系“填平原則”。
- 英文對應:
- Necessary Damages(《元照英美法詞典》):指普通法下基于合理預見性(reasonable foreseeability)确定的賠償,需證明損害與侵權行為的直接關聯。
- Compensatory Damages:更廣義的補償性賠償,包含必要與非必要部分,需結合上下文區分。
三、司法實踐中的“必要性”認定标準
- 客觀合理性:費用需符合社會普遍标準(如醫療費需參考公立醫院定價)。
- 因果關系證明:受害人需舉證損失與侵權的直接聯繫(如交通事故中的維修發票與責任認定書)。
- 可預見性限制:侵權人僅對行為時可預見的損害擔責(如打碎商店玻璃需賠玻璃價款,但無需賠店主因停業損失的百萬合同)。
四、權威參考來源
- 法律條文: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179、1184條(全國人大發布)。
- 專業詞典:
- 《元照英美法詞典》"Necessary Damages"詞條(法律出版社)。
- 司法解釋: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第6條(合理費用認定标準)。
注:本文内容綜合中國現行法律、司法解釋及權威法律工具書,術語解釋與司法标準保持一緻。引用來源詳見腳注,建議進一步查閱原文以獲取完整信息。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2020年施行.
: 薛波主編,《元照英美法詞典》, 法律出版社, 2017年修訂版.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 法釋〔2022〕14號.
網絡擴展解釋
“必要的損害賠償”是法律術語,指在民事糾紛中,責任方必須承擔的、與實際損害相匹配的合理賠償。這一概念的核心在于賠償的“必要性”,即賠償需以實際損失為基礎,且不能超出合理範圍。以下是具體解釋:
1.基本定義
損害賠償是當一方因違約或侵權行為導緻他人財産、人身權益受損時,需通過金錢或其他方式彌補受害方的損失。其核心功能是補償受害方,而非懲罰責任方()。
2.“必要性”的體現
- 與實際損失相符:賠償金額需以受害方的實際損失(如醫療費、財産損失等)為計算依據,不得隨意擴大()。
- 法律規定的限度:即使合同約定了違約金,若違約金不足以彌補實際損失,受害方可追加賠償,但總額不超過實際損失()。
- 合理救濟方式:賠償方式需符合法律規定,例如優先恢複原狀,無法恢複時再以金錢補償()。
3.法律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583條,若違約方已履行義務但仍有損失未彌補,受害方仍可主張賠償()。這表明“必要性”強調賠償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4.與違約金的區别
- 違約金可兼具補償和懲罰性質,而損害賠償僅以補償實際損失為目的()。
- 兩者可并用,但總和不超過實際損失()。
“必要的損害賠償”強調法律對賠償範圍的約束,确保受害方獲得公平補償的同時,避免責任方承擔過度責任。實際應用需結合具體案情和證據,建議通過法律途徑明确責任與賠償範圍。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飽和劑薄片成本測算表典分配令富中子核高周波砂心幹燥爐工作物鈎形的故障分析後外理機慌寄生物學的菊黴素可向量化的脈沖激發莫伊倫格臘赫特氏黃疸指數羟乙苄氨酯情節全高輪齒形全身癱妊娠正常三線法實彈衰變特性酸量計台式字處理機脫硫罐完工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