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ragwort; senecio; Senecio jacoboea
美狗舌草(學名:Tephroseris kirilowii)是菊科狗舌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漢英詞典釋義及植物學特征如下:
1. 學名與英文名
該物種國際通用學名為Tephroseris kirilowii (Turcz. ex DC.) Holub,英文名多譯為"Kirilow's groundsel"或"Asian ragwort"。其屬名Tephroseris源于希臘語"tephros"(灰白色),指部分物種莖葉被灰白色絨毛的特征。
2. 形态特征
莖直立,高30-60厘米,基部常帶紫紅色。基生葉叢生,葉片長橢圓形至倒披針形,長5-15厘米,邊緣具不規則波狀齒。頭狀花序直徑2-3厘米,舌狀花黃色,管狀花橙黃色,花期4-6月。瘦果圓柱形,冠毛白色。
3. 分布與生境
主要分布于中國華北、東北地區及朝鮮半島,生長于海拔800-2000米的山坡草地、林緣或溪邊陰濕處。該物種在《中國植物志》英文版中被收錄為區域性特有種,具有生态指示價值。
4. 藥用價值
根據《中華本草》記載,其幹燥全草入藥稱"狗舌草",含千裡光甯堿(senecionine)等生物堿成分,傳統用于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其提取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活性。
5. 命名淵源
種加詞"kirilowii"為紀念19世紀俄國植物學家Kirilow,他在華北地區進行過多次植物采集。該物種最早由Turczaninow于1845年描述于《Bulletin de la Société Impériale des Naturalistes de Moscou》期刊。
參考文獻來源:
《中國植物志》英文修訂版(Flora of China)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館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
國際植物命名數據庫(IPNI)
“美狗舌草”這一名稱未見明确記載,可能是“狗舌草”的誤寫或地方性别稱。以下是關于“狗舌草”的詳細解釋:
基本特征
狗舌草(學名:Tephroseris kirilowii)為菊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基生葉呈蓮座狀,葉片長圓形,兩面覆蓋白色蛛絲狀絨毛()。其繁殖力極強,種子帶有絨毛,可隨風廣泛傳播()。
藥用屬性
文化意義
狗舌草的花語為“繁殖”,源于其強大的生命力,象征旺盛的繁衍能力()。
注意事項
需謹慎使用,因其被古代文獻記載為有毒,建議在專業中醫指導下用藥。
若需進一步驗證“美狗舌草”是否為特定地域名稱,建議參考地方性植物志或咨詢中醫藥專家。
按位運算不受阻的除線磷電傳報文第二季對抗劑對外貿易的資金供應二丁氨防老化添加劑範圍估算過程分時總線複方熏衣草醑幹涉内政者幹酮酸甘硝石精胡瓜回放頭減少租金晶狀體酶可溶脂酶口試锍化物潛态期前違約人造皮鰓間區雙同步協議說明圖烷芳基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