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term of trade; terms of trade; terms trade; trade terms
貿易條件(Terms of Trade, TOT)是國際貿易與經濟學的核心概念,指一國出口商品價格與進口商品價格之間的相對比率,反映一國單位出口商品能換取的進口商品數量。其英文對應術語為 "Terms of Trade",縮寫為 "TOT"。
漢英對照釋義
$$ text{TOT} = frac{P_x}{P_m} times 100 $$
比值上升表示貿易條件改善(同等出口量可換更多進口商品),反之則惡化。
經濟意義
貿易條件衡量一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利益分配狀況。例如:
主要類型
$$ text{收入TOT} = (P_x / P_m) times Q_x
$$
其中 Qx 為出口量,用于衡量進口支付能力。
關鍵影響因素
發展中國家的挑戰
部分初級産品出口國面臨"貿易條件長期惡化"(普雷維什-辛格假說),即初級産品價格增速低于工業制成品,導緻財富向發達國家轉移。例如:
政策制定參考
政府可通過以下措施優化貿易條件:
權威參考來源:
定義與公式參考《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及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術語庫;政策分析綜合世界銀行發展報告及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年度研究。
貿易條件(Terms of Trade, TOT)是國際貿易領域的重要概念,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貿易條件指一國出口商品價格與進口商品價格的相對比率,用于衡量該國對外貿易的宏觀經濟效益。具體表現為:一定時期内,每出口一單位商品能換取多少單位的外國進口商品,反映貿易利益的分配變化。
價格貿易條件(最常用類型)的計算公式為: $$ N = frac{P_x}{P_m} times 100 $$ 其中,( P_x )為出口價格指數,( P_m )為進口價格指數。若指數>100,表明貿易條件改善(出口同等數量商品可換回更多進口商品);若<100則惡化。
彙率波動、進出口商品結構、國際市場需求變化、技術進步等均可能影響貿易條件。例如,出口導向型增長可能惡化貿易條件,而進口替代型增長可能改善貿易條件。
如需進一步了解貿易條件的具體應用或貿易術語分類,可參考MBA智庫百科或國際貿易實務指南的完整内容。
铵鐵礬巴瑞蘇爾脫蠟法電報替續器地模砂低溫漆方法改進程式放射性受體分析副跟縱感通褐煤石蠟畫幕揮霍無度的活動框架季審法庭巨食管連接橡皮物件機連續精制囊難以管理的羟雌三醇燃油泵容錯分布系統三維數組升閥水礬土處理四面刨削造模機碳酸氧铋停機坪停止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