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綠膿假單胞菌英文解釋翻譯、綠膿假單胞菌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Bacillus aeruginosus; Bacillus pyocyaneus; Bacterium aeruginosum
blue pus organism; Pseudomonas aeruginosa; Pseudomonas pyocyanea

分詞翻譯:

綠膿的英語翻譯:

【醫】 green pus

假的英語翻譯:

artificial; fake; false; furlough; holiday; if; sham
【計】 F
【醫】 pseud-; pseudo-

單胞菌的英語翻譯:

【醫】 monad

專業解析

綠膿假單胞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是一種在醫學和微生物學領域非常重要的細菌。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與分類:

    • 中文名: 綠膿假單胞菌
    • 英文名: Pseudomonas aeruginosa
    • 分類學地位: 屬于假單胞菌科 (Pseudomonadaceae),假單胞菌屬 (Pseudomonas)。
    • 形态特征: 革蘭氏陰性 (Gram-negative) 杆菌,通常為直或微彎的杆狀,單在、成對或短鍊排列。具有單端鞭毛,運動活潑。需氧菌,對營養要求不高,在普通培養基上生長良好。
    • 分布: 廣泛存在于自然界,如土壤、水、植物表面,也是人體皮膚、呼吸道、腸道的正常菌群之一(條件緻病菌)。
  2. 名稱來源 - “綠膿”的由來:

    • 該菌在生長過程中能産生多種水溶性色素,其中最重要的是綠膿菌素 (pyocyanin),這是一種藍綠色的吩嗪類色素。
    • 當該菌在培養基(如營養瓊脂)上生長時,特别是在室溫下培養較長時間後,菌落周圍或整個培養基會被染成明顯的藍綠色或黃綠色。
    • 此外,它還能産生熒光素 (pyoverdin 或 fluorescein),在紫外光下呈現黃綠色熒光。
    • 因此,“綠膿”二字形象地描述了該菌在培養時産生藍綠色膿液樣色素的特征。
  3. 緻病性與臨床意義:

    • 機會性緻病菌: 綠膿假單胞菌是典型的機會性緻病菌 (opportunistic pathogen)。這意味着它通常不會感染健康人群,但在特定條件下(如宿主免疫力低下、皮膚黏膜屏障受損、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導緻菌群失調、存在醫療器械植入等)可引起嚴重感染。
    • 感染類型: 它能引起多種感染,包括但不限于:
      • 醫院獲得性感染: 是醫院内感染(尤其是重症監護病房)的常見病原體之一。
      • 呼吸道感染: 如肺炎(尤其在囊性纖維化患者、機械通氣患者中常見)、支氣管炎。
      • 泌尿道感染: 尤其與留置導尿管相關。
      • 皮膚軟組織感染: 如燒傷創面感染、褥瘡感染、手術切口感染、外耳道炎(遊泳耳)。
      • 血流感染: 菌血症、敗血症,常由其他部位感染播散而來。
      • 眼部感染: 如角膜炎(與隱形眼鏡使用不當或外傷有關)。
    • 緻病因子: 其緻病力與其産生的多種毒力因子有關,包括外毒素A(抑制蛋白質合成)、彈性蛋白酶、磷脂酶C、溶血素、綠膿菌素(具有細胞毒性)、菌毛、鞭毛、生物膜形成能力等。生物膜形成是其能在醫療器械(如導管、人工瓣膜)上定植并抵抗抗生素和宿主免疫的重要因素。
  4. 治療難點 - 耐藥性:

    • 綠膿假單胞菌以其天然和獲得性多重耐藥性 而臭名昭著。其細胞壁外膜通透性低,且擁有多種主動外排泵系統,能将抗生素泵出細胞外。
    • 它容易通過獲得質粒、轉座子或突變等方式産生對多種抗生素的耐藥性,包括β-内酰胺類(如青黴素、頭孢菌素、碳青黴烯類)、氨基糖苷類、喹諾酮類等。
    • 治療由多重耐藥(MDR)甚至泛耐藥(XDR)或全耐藥(PDR)綠膿假單胞菌引起的感染非常困難,常需聯合用藥并根據藥敏試驗結果選擇抗生素。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綠膿假單胞菌(學名:Pseudomonas aeruginosa),又稱銅綠假單胞菌或綠膿杆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條件緻病菌。以下從多個角度綜合解釋其特性:

一、基本特征

  1. 生物學特性
    • 形态:直或微彎的杆菌,大小約(0.5-0.8)μm×(1.5-3.0)μm,有單端鞭毛,運動活躍,部分菌株有莢膜。
    • 培養特性:需氧生長,普通培養基即可繁殖,最適溫度37℃,42℃仍可生長(區别于其他假單胞菌)。在血瓊脂平闆上形成灰綠色菌落,周圍有溶血環。
    • 生化反應:氧化酶陽性,分解葡萄糖産酸,産生綠膿菌素(特征性綠色色素)和熒光素。

二、緻病性與感染

  1. 緻病機制

    • 毒力因子:包括外毒素A(抑制蛋白質合成)、彈性蛋白酶(破壞組織)、菌毛(黏附宿主)及莢膜(抗吞噬)等。
    • 感染特點:屬于機會緻病菌,主要感染免疫力低下者(如燒傷、慢性病、術後患者),可引發肺炎、泌尿道感染、敗血症等。
  2. 臨床表現

    • 皮膚感染:局部紅腫、化膿,膿液呈綠色。
    • 呼吸道感染:咳嗽、發熱、呼吸困難。
    • 其他:泌尿道感染(尿頻、尿急)或全身性敗血症。

三、治療與耐藥性

  1. 抗菌藥物

    • 常用藥物:慶大黴素、多粘菌素B、頭孢哌酮等三代/四代頭孢菌素,以及哌拉西林等半合成青黴素。
    • 耐藥機制:産抗生素滅活酶、改變藥物靶位、主動外排藥物、形成生物膜等。
  2. 預防措施

    • 醫院需加強消毒,尤其是侵入性器械管理。
    • 疫苗仍在研發中,暫無廣泛應用。

四、流行病學意義

該菌廣泛分布于水、土壤及醫院環境,是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體之一。其多重耐藥性使治療難度增加,需根據藥敏結果選擇聯合用藥。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病例或治療方案,可參考來源網頁中的臨床指南或醫學數據庫。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表制導的閉領域冰山醇溶液吊鐘接觸地段丁稀酸内脂多變量的閥門手輪浮選精礦滾動箭頭肩胛骨上部淋粒反應器每期一的複利木利和南腔北調尿嘧啶攀登偏中錯位熱導計人體實驗離心機上下文無關文法推斷舌槽法蘭石印紙收支差額雙螺旋模型聳人聽聞的報導挑剔的蹄内的統一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