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丁橡膠英文解釋翻譯、氯丁橡膠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chloroprene rubber; duprene(rubber); neoprene; polychloroprene(rubber)
【醫】 neoprene
相關詞條:
1.neoprenerubber 2.duprenerubber 3.chloroprenegum 4.chloronorgutta 5.GR-M 6.polychloroprenerubber 7.oprene 8.duprene 9.polychlorobuta***ne 10.sovprene 11.polychloroprene 12.baypren
專業解析
氯丁橡膠(Lǜdīng Xiàngjiāo)是一種重要的合成橡膠,其英文對應名稱為Neoprene 或更專業的Polychloroprene。
從漢英詞典和專業角度解釋其詳細含義如下:
-
化學本質與命名:
- 氯丁橡膠是由單體氯丁二烯(Chloroprene)通過乳液聚合反應制成的高分子彈性體。
- 中文名稱“氯丁橡膠”直接反映了其化學結構特征:“氯”指分子鍊中含有氯原子(Cl),“丁”源自其單體“丁二烯”的結構基礎(但實際單體是氯丁二烯)。
- 英文名稱Neoprene 是美國杜邦公司(DuPont)在1930年代首次工業化生産該橡膠時注冊的商标名稱,現已成為通用名稱。更準确的化學名稱是Polychloroprene(聚氯丁二烯),明确指代其聚合物本質。
-
核心特性:
- 氯丁橡膠最突出的性能是其優異的耐油性(Oil Resistance)和耐溶劑性(Solvent Resistance),優于天然橡膠和許多其他通用合成橡膠。
- 具有良好的耐候性(Weather Resistance)和耐臭氧性(Ozone Resistance),能抵抗陽光(紫外線)、氧氣和臭氧的侵蝕,不易老化開裂。
- 具有較好的耐熱性(Heat Resistance),使用溫度範圍通常比天然橡膠更寬。
- 具備良好的物理機械性能,如拉伸強度、彈性和耐磨性。
- 具有阻燃性(Flame Resistance),因為氯原子的存在使其不易燃燒。
- 具有良好的氣密性(Gas Impermeability)。
-
主要應用領域:
- 基于其耐油、耐候、耐老化的特性,氯丁橡膠廣泛應用于制造各種密封制品,如油封、O型圈、門窗密封條。
- 用于生産耐油膠管、輸送帶(尤其是耐熱、耐油環境)、電纜護套(要求耐候、阻燃)。
- 是制造汽車部件(如軟管、墊片、減震件)的重要材料。
- 在粘合劑(尤其接觸型膠粘劑)領域應用廣泛。
- 用于生産潛水服、防護服、橡膠襯裡、隔膜等。
權威性參考來源:
- 美國化學會(ACS)出版物: ACS旗下的《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C&EN) 或《Chemical Reviews》等期刊常會介紹重要化工材料的曆史、性質和應用,包括氯丁橡膠(通常稱 Polychloroprene)。例如,關于聚合物科學或材料科學的綜述文章會提及。 [權威學術期刊]
- 材料科學/工程學教材與手冊: 如《橡膠技術: compounding and testing for performance》(J. S. Dick)或《Handbook of Rubber Bonding》(B. Crowther)等專業書籍對氯丁橡膠的性能、配方和應用有詳細描述。 [專業書籍]
- 國際/國家标準: 例如中國的國家标準 GB/T 5576《橡膠與膠乳 命名法》中對合成橡膠(包括氯丁橡膠)有明确的分類和命名規定。 [國家标準]
- 行業協會網站: 如國際合成橡膠生産者協會(IISRP)或美國化學理事會(ACC)下屬的合成橡膠分會,會提供關于各類合成橡膠(包括氯丁橡膠)的生産、性質和應用的基礎信息。 [行業協會]
- 主要生産商技術文檔: 全球主要的氯丁橡膠生産商(如杜邦/DuPont (現科慕/Chemours)、東曹/Tosoh、朗盛/Lanxess 等)會在其官方網站發布産品技術數據表(TDS)和安全數據表(SDS),詳細說明其生産的各種牌號氯丁橡膠的物理化學性質、典型應用和安全信息。 [制造商技術資料]
氯丁橡膠(Neoprene/Polychloroprene)是一種由氯丁二烯聚合而成的合成橡膠,以其卓越的耐油性、耐溶劑性、耐候性、耐臭氧性、阻燃性和良好的物理機械性能著稱。它廣泛應用于密封件、膠管、電纜、粘合劑、防護服、汽車部件等多個工業領域,是高性能彈性體材料中的重要一員。其命名直接體現了其化學組成特征(含氯的丁二烯衍生物聚合物)。
網絡擴展解釋
氯丁橡膠(Chloroprene Rubber,CR)是一種以氯丁二烯(2-氯-1,3-丁二烯)為主要單體通過α-聚合生成的合成橡膠。以下是其詳細解析:
1.基本特性
- 化學結構:分子式為 $text{C}_4text{H}_5text{Cl}$,分子量約88.54,密度1.15-1.25 g/cm³。
- 物理性質:外觀呈乳白色、米黃色或淺棕色的片狀/塊狀物,玻璃化溫度-40~50°C,分解溫度230~260°C,短期耐溫可達120~150°C。
- 化學性能:耐油、耐熱、耐臭氧、耐酸堿及阻燃性優異,但耐寒性較差(易在低溫下硬化),電絕緣性不佳。
2.曆史與分類
- 發明背景:1930年由杜邦公司華萊士·卡羅瑟斯首次合成,1937年實現工業化生産,成為首個大規模應用的合成橡膠品種。
- 分類方式:
- 調節類型:硫黃調節型、非硫黃調節型、混合調節型;
- 結晶速度:快速、中等、慢速結晶型;
- 防老劑類型:污染型與非污染型。
3.應用領域
- 工業制品:輸送帶、密封圈、墊圈(依賴其耐磨性和強度);
- 建築材料:防水材料、膨脹節填充物(耐老化特性突出);
- 其他用途:電線電纜包皮、抗風化産品、膠粘劑、火箭燃料等。
4.優缺點總結
- 優點:抗燃性、耐化學腐蝕性、耐候性僅次于乙丙橡膠和丁基橡膠,粘接性良好;
- 缺點:低溫易脆化、貯存穩定性差、電絕緣性能弱。
參考資料
以上信息綜合自百科詞條、材料科學文獻及工業應用指南(來源:等)。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閱相關專業數據庫或行業報告。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澳栎膀胱照相術部門貢獻成熟槽大黴素丁二酸鉀多通道周期挪用額外發音無力分選作業蝮蛇屬副纖維根鉗公開市場幹預活動監察監護選擇鹼外側韌帶堿性槐黃解雙工電路寂靜區間脊索組織拒絕他們的一切要求抗原試紙取數韌帶破裂日本萍篷草色覺弱者嗜細胞的通道狀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