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relay storage
【化】 relay
storage; store
【計】 M; memorizer; S
繼電器存儲器(Relay Memory)是早期計算機系統中基于電磁繼電器技術構建的臨時數據存儲裝置。其英文術語可拆解為:"relay"指通過電磁效應控制電路通斷的機電開關,"memory"則對應計算機存儲功能。以下從技術原理與曆史應用角度分層解析:
核心工作機制
繼電器存儲器利用繼電器的物理開關狀态(通電閉合/斷電斷開)表示二進制數據的0和1。當線圈通電時,銜鐵受磁力吸引閉合觸點,形成閉合電路,對應存儲"1";斷電時觸點彈簧複位斷開,對應存儲"0"。該原理與真空管存儲器形成技術代差。
典型曆史應用
1944年哈佛大學研制的Mark I計算機首次大規模應用該技術,其存儲系統包含3,000餘個繼電器,每個繼電器可存儲4位十進制數。此類設備因物理體積龐大(單繼電器尺寸約10×5×3cm)且切換速度慢(毫秒級),在晶體管問世後逐漸被淘汰。
現代關聯标準
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61810系列标準仍保留繼電器存儲器的技術參數定義,将其歸類為"機電式非易失性存儲裝置"。該标準同時規定了繼電器觸點材料(銀鎳合金)的耐久性測試方法,确保曆史設備修複時的部件兼容性。
技術局限性
相較于半導體存儲器,繼電器存儲器存在三大瓶頸:
這些特性使其僅適用于早期低速計算需求場景。
定義:
繼電器是一種電控制器件,通過輸入信號(如電流、電壓等)的變化,控制輸出電路的開關狀态,實現小電流控制大電流或不同電路之間的轉換。
工作原理:
其核心基于電磁效應:
作用與分類:
定義:
存儲器是計算機中專門用于存儲數據、指令和信息的硬件部件。
分類:
特點: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來源:繼電器的定義、存儲器分類。
倍比律邊緣應力承認的債務逞兇程式測試存款利率二氧化钴菲勒本氏法非順理成章縫合行格系統供熱管道桂圓過境轉運合法延付法黑線路喉動描記器頰杆菌價格適應交換進來的項目機會成本的原則開放市場肯達耳氏培養基尼科爾圖乳白色的雙金屬電極數值求積分外耳道軟骨瓦松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