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transit shipment
pass through the territory of a country
【法】 transit
have a change of luck; transfer; transport
【經】 on carrier; on-carriage; transfer; transhipment; transloading
transport
"過境轉運"(Guòjìng Zhuǎnyùn)是國際物流領域的專業術語,指貨物在運輸過程中途經第三國或地區時,需在海關監管下進行臨時存儲或運輸工具更換的行為。根據《中國商務大辭典》的定義,該過程需符合"暫準進口制度",貨物不得進入途經國消費市場,且需在規定時限内複運出境。
從法律層面,該術語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第51條約束,要求承運人向海關提交"國際轉運貨物申報單",并提供全程提單作為監管憑證。世界海關組織《京都公約》專項附件E3章則規定,過境貨物享有免除進口關稅的待遇,但需接受海關封志查驗。
實際操作中涉及兩種形式:
根據國際商會《Incoterms® 2020》解釋,采用DAP術語時,過境國清關義務原則上由賣方承擔,而DAT術語下則由買方負責轉運手續辦理。聯合國《國際貨物多式聯運公約》特别強調,轉運過程中承運人需确保貨物原包裝密封完整,并提供符合ISO 17712标準的機械封條編號記錄。
“過境轉運”涉及國際貿易中的兩種貨物運輸方式,需結合“過境貨物”和“轉運貨物”分别解釋:
定義:指從境外啟運,通過一國境内的陸路運輸繼續運往境外的貨物。例如,俄羅斯的貨物經中國鐵路運往越南,需全程使用陸路運輸。
特點:
定義:指從境外啟運,在境内海關地點換裝運輸工具(如海運轉空運),但不通過境内陸路運輸的貨物。例如,美國貨物在上海港換船後運往日本。
特點:
維度 | 過境貨物 | 轉運貨物 |
---|---|---|
運輸方式 | 必須通過境内陸路運輸 | 不經過陸路,僅換裝運輸工具 |
換裝要求 | 無需換裝(或換裝非必要條件) | 必須換裝運輸工具 |
監管重點 | 陸路運輸許可及路線 | 海關監管區内的換裝操作 |
示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流程或法規,可參考海關相關文件或國際運輸協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