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commend; straw
"薦"在現代漢語中具有多重語義層次,其漢英對應關系可從以下三個維度闡釋:
一、動詞性語義(推薦推舉) 作為及物動詞時,對應英文"recommend"或"nominate",指基于專業判斷向特定對象提出人選或方案。例詞:"推薦信"譯為"recommendation letter","舉薦人才"對應"nominate talents"。該用法可追溯至《禮記·郊特牲》"祭之日,薦其牲"。
二、名詞性語義(鋪墊器具) 作名詞時指代植物纖維編織物,對應英文"straw mat",常見于古代禮儀場景。如《周禮·天官》記載"祭祀,共其茅蒩",鄭玄注"蒩,藉也。祭食有當藉者",此處的"藉"即與"薦"相通。
三、祭祀語義(供奉進獻) 在宗教語境下衍生為"offer sacrifices"的含義,《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若獲薦币修垣"即指祭祀時進獻禮品的儀式行為。現代漢語中保留在"薦新"(offer seasonal produce)等特定搭配中。
來源參考: 漢典古籍庫 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十三經」數據庫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修訂版
“薦”是一個多義漢字,其核心含義圍繞“推舉”和“草本”兩個方向展開,具體解釋如下:
推舉、介紹
指通過正式或非正式方式向他人引薦人才或事物,如“推薦”“舉薦”。
頻仍、屢次
表示重複發生或連續出現,如“薦饑”(連年饑荒)、“薦臻”(接連到來)。
進獻、祭獻
指向神明或尊長供奉物品,如“薦羞”(進獻菜肴)、“薦新”(用新收谷物祭獻)。
草本相關
如需進一步了解書寫筆順或古籍用例,可參考漢字字典類來源(如、7)。
薄膜電路包柔氏包涵體編譯程式大腦動脈倒生的電極反應頂替效應動力組輔助站給水系統過帳參考混合型運算監督命令結核性炎肌萎縮眶部良姜酮領模拟記錄模式匹配程式汽缸襯套球形度屈展旋伸征繞帶式容器扇形齒輪石蕊屬雙裙絕緣子雙向截波電路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