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defect in the goods
bale; cargo; goods; invoice; ware
【經】 articles of merchandise; bale; commodity; gear; good; goods
merchandise; wares
flaw
【電】 blemish; flaw
在漢英法律及商業語境中,"貨物的瑕疵"指商品質量不符合合同約定或法定标準,導緻其價值或效用減損的缺陷狀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53-155條,賣方需對标的物瑕疵承擔擔保責任,即貨物應符合約定質量要求,否則買方有權要求修理、更換或賠償。
國際貿易中,瑕疵貨物(goods with defects)的判定标準可參照《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COTERMS 2020)第B5條款,規定買方應在合理時間内檢驗貨物并通知瑕疵情況,逾期視為接受貨物現狀。中國海關總署《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第18條進一步明确,法定檢驗商品須達到國家技術規範的強制性要求,否則不得進出口。
學術界對貨物瑕疵的分類包括:
典型案例可參考最高人民法院(2020)最高法民終482號判決,該案确立了"買方合理檢驗期"的計算标準及隱蔽瑕疵舉證責任分配規則。
根據相關法律定義和解釋,“貨物的瑕疵”通常指商品在質量、性能或外觀上存在不影響安全的微小缺陷,但不符合合同約定或明示标準。以下是詳細解析:
質量不符标準
貨物瑕疵指商品不具備應有的使用性能,或未達到包裝注明、産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明示的質量标準。例如布料有線頭但可正常使用,屬于典型瑕疵。
與“缺陷”的本質區别
瑕疵不涉及人身或財産安全風險(如衣物輕微脫線),而缺陷則存在不合理危險(如電器漏電)。兩者法律後果不同,後者需承擔更嚴格責任。
分類維度
判定标準
以《産品質量法》第26條為基礎,重點考察是否影響基本使用價值,同時需排除經營者已明确告知瑕疵的情形。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10條,消費者可要求退貨、換貨或協商折價補償。若經營者未事先聲明瑕疵,消費者還可通過12315等渠道投訴。
建議:遇到疑似瑕疵商品時,優先保留購物憑證并與商家協商;若涉及安全隱患,建議立即停止使用并申請專業檢測。
苯胂酰二氯變址信號比濁試驗撐臂角鐵串聯熔接呆小症多倍精度二脲丙二酸負荷容量高拉力鋼固定照明過量消耗古物假岬簡化技巧絕對折射指數巨核細胞增多症聚щ花序距節垮台連系值沒命扭轉壓法實際回流水楊醇隨機時間胎痣特留份脫水器脫烷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