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物到埠卸載時付給運費英文解釋翻譯、貨物到埠卸載時付給運費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freight to be paid after discharge
分詞翻譯:
貨的英語翻譯:
goods; money
【機】 stitching
物的英語翻譯:
content; matter; substance; thing
【化】 object
【醫】 agent
到埠的英語翻譯:
【經】 make harbour
卸載的英語翻譯:
【計】 down load; download; off-loading; unload; unloading
【經】 unloading
時的英語翻譯:
days; hour; occasionally; opportunity; seanson; time
【醫】 chron-; chrono-
付給的英語翻譯:
【法】 solve
運費的英語翻譯:
freight; freightage; transportation expenses
【化】 fare; freight
【經】 carriage; fare; freight; freight charges; freightage; portage
transport charges
專業解析
"貨物到埠卸載時付給運費"是一個描述特定運費支付條件的貿易或運輸條款。從漢英詞典和國際貿易實務的角度,其詳細含義可解析如下:
一、 核心含義解析
-
貨物到埠 (Huòwù dào bù):
- 漢義: 指運輸的貨物抵達指定的目的港口或碼頭。"埠"特指船舶停靠裝卸貨物的碼頭或港口。
- 英譯: Goods arrival at port / Arrival of goods at the destination port.
- 關鍵點: 強調貨物已結束主要航程,到達最終卸貨地點(通常是買方指定的港口)。
-
卸載時 (Xièzài shí):
- 漢義: 指在貨物從運輸工具(如船舶)上卸下來的過程中或完成卸貨的那個時間點。
- 英譯: At the time of unloading / Upon discharge.
- 關鍵點: 明确了運費支付的具體觸發時刻是卸貨作業進行時或完成時。
-
付給運費 (Fù gěi yùnfèi):
- 漢義: 支付運輸貨物所産生的費用。
- 英譯: Pay the freight / Freight to be paid.
- 關鍵點: 這是支付義務的表述。
二、 整體含義與實務要點
- 完整解釋: 該條款規定,運輸服務提供者(承運人)完成将貨物運抵指定目的港的義務後,在将貨物從船上卸下(卸載)的那個環節或時間點,由約定的支付方(可能是發貨人/托運人或收貨人,需根據合同确定)向承運人支付本次運輸的全部運費。
- 支付條件性質: 這是一種到付運費 (Freight Collect) 的支付方式。運費不是在貨物啟運時或運輸途中支付,而是在貨物抵達目的地并開始/完成卸貨時才支付。
- 風險與責任:
- 風險轉移: 貨物的風險通常在越過船舷(FOB術語)或卸至碼頭(如DAT/DAP術語)時轉移給買方。此運費支付時間點本身不直接決定風險轉移,風險轉移由采用的貿易術語(如FOB, CIF, CFR, DAT, DAP等)規定。
- 支付責任方: 具體由誰支付(托運人還是收貨人)需依據運輸合同(提單條款)或買賣雙方的銷售合同約定。在到付條件下,提單上常注明"運費到付"或"Freight Collect",最終支付責任通常落在收貨人身上。
- 滞期費等: 如果卸載過程發生延誤(如港口擁堵、收貨人未及時提貨),産生的滞期費等額外費用通常由負責安排卸貨或導緻延誤的一方承擔(根據貿易術語和運輸合同),與運費支付時間條款本身是分開的。
三、 與貿易術語的聯繫
- 該運費支付條款可以出現在不同的貿易術語框架下,但需注意其與貿易術語本身規定的費用劃分的區别:
- 例如,在FOB (Free On Board) 術語下,賣方負責将貨物裝上船并支付裝運港費用,買方負責主要運費和目的港費用。此時若約定"貨物到埠卸載時付給運費",通常意味着買方需在卸貨時支付運費給承運人。
- 在CIF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或CFR (Cost and Freight) 術語下,賣方需支付将貨物運至目的港的正常運費。但若運輸合同中約定運費到付(Freight Collect),則賣方在裝運港預付運費後,承運人可能在目的港向收貨人(買方)收取這筆運費(賣方再向買方索回),這也可能表現為"貨物到埠卸載時付給運費"的操作。這屬于運費支付方式的特殊安排,不影響貿易術語關于費用劃分的核心責任。
- 更現代的術語如DAT (Delivered At Terminal) 或DAP (Delivered At Place),賣方需承擔将貨物運至指定終點并卸下的所有風險和費用(包括運費),因此通常運費由賣方支付,不太會出現"到付"的情況。
四、 權威參考來源
- 《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COTERMS®): 國際商會(ICC)制定的全球貿易标準術語,權威定義了買賣雙方在貨物交付、風險轉移、費用劃分等方面的責任。理解"貨物到埠卸載時付給運費"需結合具體的INCOTERMS規則(如FOB, CIF, CFR, DAT, DAP等)來看運費支付責任的歸屬。 (來源:國際商會官網 - 需查閱最新版本如INCOTERMS® 2020)
- 《海商法》及相關法規: 各國海商法(如中國《海商法》)對運輸合同、提單、承運人和托運人/收貨人的權利義務有明确規定,包括運費的支付時間和責任方。 (來源:各國官方法律法規數據庫)
- 權威英漢/漢英法律與貿易詞典: 如《元照英美法詞典》、《英漢法律詞典》等,提供"到埠"、"卸載"、"運費"、"Freight Collect"等術語的精準法律和商業釋義。 (來源:專業法律出版社出版物)
"貨物到埠卸載時付給運費" 核心含義是約定運費在貨物抵達目的港并開始或完成卸貨操作時支付,屬于運費到付(Freight Collect)的一種具體表述。其具體操作(支付方、與風險轉移的關系)需結合所采用的國際貿易術語(INCOTERMS®)和運輸合同條款來綜合确定。該條款體現了貨物運輸完成關鍵節點(抵達并卸貨)與運費支付義務的關聯。具體合同中的權利義務應嚴格依據雙方約定及適用的法律和國際貿易慣例。
網絡擴展解釋
“貨物到埠卸載時付給運費”是一種運費支付方式,具體指貨物運抵目的港并完成卸貨後,由收貨人支付相關運輸費用。以下是詳細解釋:
-
定義與支付方式
該術語對應英文“freight to be paid after discharge”,屬于國際貿易中的到付運費(Freight Collect)範疇。與預付運費(裝貨時支付)不同,其費用結算發生在貨物運輸的末端環節,即貨物到達目的地并卸載後,承運人才向收貨方收取運費。
-
風險與適用場景
- 承運方風險:因運費在運輸完成後支付,若貨物在運輸中損毀或收貨方拒收,承運人可能面臨運費無法收回的風險。
- 常見場景:多用于買賣雙方約定由收貨方承擔運輸成本的情況,或托運人對收貨方信用有較高信任時。
-
法律與合同依據
根據運輸合同約定,即使提單未明确标注收貨人支付運費,托運人與承運人仍可通過協議指定運費由收貨人承擔。但實際操作中,承運人通常要求明确的到付條款以降低風險。
-
與其他費用的區分
需注意裝卸費、倉儲費等可能單獨結算,具體需根據合同條款确定是否包含在運費中。
這種方式平衡了交易雙方的支付責任,但需通過合同明确權責以減少糾紛。企業選擇時需評估合作方信用及運輸風險。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儲戶處理機驗證遞延費用二進傾印法律作用翻邊開孔割掉混合測試貨物保險單加工乳加固闆經濟動态庫珀氏腺管類鼻疽叛國頭子平光清漆羟脯氨酸齊恩氏小帶全标度色素層聲電轉換器收什一稅者四┢酰赤藓醇算術運算符特征數據庫調度電話調試程式能力同等利益原理推銷及管理費用外圍適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