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獲假釋者英文解釋翻譯、獲假釋者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法】 parolee

分詞翻譯:

獲的英語翻譯:

capture; catch; obtain; win

假釋的英語翻譯:

parole; release on probation
【法】 conditional release; free a prisoner on probation; leave of absence
on parole; parole; release on parole

者的英語翻譯:

person; this

專業解析

獲假釋者(huò jiǎshì zhě)是漢語法律術語,指被依法批準暫時釋放出獄、在社區監管下服完剩餘刑期的服刑人員。其對應的英文法律術語為"parolee"。

該術語的核心含義包含三個法律特征:

  1. 條件性釋放(Conditional Release):假釋并非刑滿釋放,而是基于服刑期間表現良好、符合法定條件後,由假釋委員會批準的有條件提前出獄。若違反監管規定(如再次犯罪或未遵守強制要求),假釋可被撤銷并收監繼續服刑 。
  2. 社區監管期(Supervised Community Reintegration):獲假釋者需在指定假釋官監督下遵守特定行為準則,包括定期報告、就業要求、禁足區域等,直至原判刑期結束或獲完全自由 。
  3. 剩餘刑期執行形式轉換:假釋本質是将監禁刑轉換為非監禁的社區矯正措施,旨在促進犯罪人逐步回歸社會,同時保障公共安全 。

權威來源參考:


術語辨析:

需區别于"probationer"(緩刑犯)——後者指未被實際監禁、直接判處社區矯正的犯罪人;而"獲假釋者" 特指已入獄服刑後獲準提前出獄者。

網絡擴展解釋

“獲假釋者”指被依法批準附條件提前釋放的罪犯,其核心含義和法律要點如下:

一、定義與性質

獲假釋者是因符合法定條件被附條件提前解除監禁的犯罪分子,但需在考驗期内遵守規定,否則可能被撤銷假釋。其本質是刑罰執行制度,而非刑罰終結,剩餘刑期可能仍需執行。

二、適用條件

  1. 刑種限制:僅適用于被判處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的罪犯,包括死緩減刑後的情形。
  2. 服刑期限:
    • 有期徒刑需執行原判刑期1/2以上;
    • 無期徒刑需實際執行13年以上(特殊情況可經最高法核準縮短)。
  3. 實質條件:需同時滿足:
    • 确有悔改表現;
    • 無再犯罪危險;
    • 不違反監規且接受改造。

三、考驗期規定

  1. 期限:
    • 有期徒刑:未執行完畢的剩餘刑期;
    • 無期徒刑:統一為10年。
  2. 監督要求:需定期向公安機關報告活動情況,未經批準不得離開居住地或接觸特定人員。

四、法律後果

五、與其他制度的區别

不同于減刑(直接減少刑期)或刑滿釋放(完全結束刑罰),假釋是附條件的階段性自由,考驗期内的行為将決定最終刑罰結果。

相關法律依據詳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81-86條。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氨苄青黴素按期審查钚Pu産品壽命磁道錯雜電鍍銀疊代的兒童餐法拉第氏常數腐肉鹼規章滾筒式反應設備過程定義語法行走前運動嬌滴滴解耦系統鲸蠟烯酸控制器運行環境喹啉并┭唑硫代碳酸鈉木材貨物保險讓塞耳姆氏小結設備利用系數事務處理控制語言受到控制蘇格蘭兵損耗性資産退縮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