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accounting basis; basis of accounting
會計基礎(Accounting Basis)是會計确認、計量和報告經濟活動的基本準則體系,主要用于确定收入與費用的歸屬期間。根據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的定義,會計基礎可分為權責發生制(Accrual Basis)和收付實現制(Cash Basis)兩種類型。
權責發生制(Accrual Basis)
以經濟權利和義務的實際發生時間為确認标準,無論款項是否收付。例如,企業賒銷商品時,即使未收到現金,仍需确認收入。該原則被《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和《企業會計準則》廣泛采用,能更真實反映企業財務狀況。
收付實現制(Cash Basis)
以現金的實際收付時間為确認依據。例如,政府非營利機構常采用此方法簡化核算流程。根據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的指引,該方法適用于現金流管理需求較高的場景。
核心差異與應用場景
理論依據與權威定義
《柯林斯英漢會計詞典》将會計基礎定義為“財務報表編制的時序框架”,其選擇直接影響利潤表和資産負債表的準确性。國際會計準則第1號(IAS 1)明确要求企業披露所采用的會計基礎。
“會計基礎”是會計學中的核心概念,通常指會計工作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術規範,是理解和運用會計知識的起點。以下是詳細解釋:
會計基礎是會計确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基本規則,主要解決何時确認收入、費用以及如何計量經濟業務的問題。它是編制財務報表的依據,也是會計工作的底層邏輯。
會計基本假設
包括會計主體(明确核算範圍)、持續經營(假設企業長期存續)、會計分期(劃分報告期間)和貨币計量(統一貨币單位)。這些假設為會計工作提供了前提條件。
會計要素與等式
資産、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是六大會計要素,構成會計恒等式:
$$text{資産} = text{負債} + text{所有者權益}$$
這一等式是複式記賬的理論基礎。
複式記賬法
每筆經濟業務需在至少兩個賬戶中記錄,保持借貸平衡。例如,用現金購買設備時,需同時記錄“固定資産”增加和“現金”減少。
權責發生制
以權利和義務的發生确認收入和費用(如商品已交付,無論是否收款均确認收入),廣泛應用于企業會計。
收付實現制
以現金實際收付确認收入和費用(如收到款項才确認收入),常見于政府和非營利組織。
會計基礎工作包括:
掌握會計基礎是從事財務工作的必備技能,也是理解會計準則(如中國《企業會計準則》)和通過會計職稱考試(如初級會計資格考試)的基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操作規範,可參考《會計基礎工作規範》等官方文件。
保本值北美落葉松貝特曼氏鎮咳滴劑丙酸鹽類層積丸劑層濾機叉臂大腦性感覺過敏打印台低複繞短分路杜普累氏手術格子結構繪圖儀器焦糖結構程式肌聯蛋白浸液硬焊機體整體酒神節的拒選命令橘子的溫室可任意行遍的圖明示條件平均年限前列腺蛋白數量分析四溴螢光素天波改正位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