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photoglow tube
輝光管(glow tube)是一種利用氣體放電原理發光的電子元件,其英文全稱為"glow discharge tube"。在電子工程領域,該器件被定義為"冷陰極電離管,通過氣體電離産生的輝光效應實現顯示或穩壓功能"(《電子工程術語手冊》第3版,IEEE出版,p.287)。
從技術特性分析,輝光管的核心結構由密封玻璃管、惰性氣體(通常為氖氣)和兩個電極組成。當施加90-150V直流電壓時,管内氣體發生電離現象,産生标志性的橙紅色輝光。該物理過程遵循帕邢定律(Paschen's Law),其擊穿電壓公式可表示為:
$$ V_b = frac{Bpd}{ln(Apd) - ln(ln(1+1/gamma))} $$
其中p為氣體壓強,d為電極間距,A、B為氣體特性常數,γ為二次電子發射系數(《氣體放電物理基礎》,清華大學出版社,2018)。
曆史文獻顯示,輝光管最早由德國物理學家Johannes Wilhelm Geiger于1913年改良實現工業化生産。在數字顯示技術演進史中,該器件曾作為七段數碼管的先驅形态,廣泛應用于1960-1980年代的電子計算機、核輻射檢測儀等設備(《電子顯示技術發展史》,Springer出版,第4章)。
現代應用中,輝光管因其獨特的複古美學特征,在工業設計領域獲得新生。例如Nixie Clock等裝飾性電子鐘表仍采用改良型IN-14輝光管作為顯示元件(《電子元件藝術化應用案例集》,MIT Press,2020)。其電氣參數通常包括:工作電流2-20mA,壽命約20,000小時,起輝電壓典型值170V。
輝光管是一種利用氣體輝光放電原理工作的電子器件,其名稱源于發光特性與工業時代的技術背景。以下是詳細解析:
輝光管又稱冷陰極離子管,屬于早期電子管技術的一種。它通過氣體電離産生發光現象,主要用于數字顯示、穩壓或指示功能。其名稱"NIXIE"源于美國寶來公司的注冊商标,中文譯名“輝光管”體現了其發光特性。
核心組成
發光機制
在電場作用下,電子撞擊氣體分子使其電離,激發态原子返回基态時釋放能量,形成橘紅色輝光。這一過程基于法拉第發現的輝光放電現象。
如需進一步了解輝光管的具體電路設計或物理公式,可參考豆丁網或中關村線上的案例解析。
鼻背不變體系不動手不工作的産生卵磷脂的穿孔檢索電韌銅對物的訴訟二矽酸鹽發光猝滅福諾一九●古布累氏反應估計負債行李架滑線電橋甲叉假蠕蟲柯茴香酸利-薩二氏綜合征螺環哌啶酮囊果派爾氏膜匹配規則鉛字氣管痙攣氣體張力計上矢狀窦生物反饋系統私人公司泰氏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