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泵"是現代漢語中一個重要的機械工程術語,對應英文"pump",指通過機械作用對流體(液體或氣體)進行輸送或增壓的裝置。根據《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的定義,其核心功能是通過機械運動改變流體壓力,實現流體的定向輸送。
從詞源學角度考察,"泵"屬于音譯外來詞,源自英語"pump"的發音。該詞最早見于19世紀中葉的《海國圖志》,記錄了當時西方工業設備的中譯名稱演變過程。商務印書館《漢語外來詞詞典》詳細考證了這一詞彙的跨文化傳播路徑。
在專業應用領域,泵按工作原理可分為:
國際标準化組織ISO 5199對泵的分類标準和技術規範有詳細界定。在工程實踐中,泵的選型需綜合考慮流量、揚程、介質特性等參數,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ASME PTC 8.2-2016提供了完整的性能測試标準。這些技術規範已被中國國家标準GB/T 5656-2008等效采用,構成行業應用的權威依據。
泵(拼音:bèng)是一種用于輸送流體或增加流體壓力的機械裝置,其核心功能是将原動機的機械能轉化為流體的能量。以下是詳細解釋:
能量轉換
泵通過機械作用(如旋轉或往複運動)将外部能量(如電能、熱能)傳遞給液體或氣體,使其壓力或動能增加,從而實現提升、輸送或壓縮流體。
應用範圍
主要用于輸送水、油、酸堿液、乳化液等液體,也可處理液氣混合物或含懸浮物的流體,廣泛應用于城市供水、農業灌溉、石油化工等領域。
根據工作原理,泵可分為以下兩類:
動力式泵(葉片泵)
依靠葉輪高速旋轉傳遞能量,如離心泵、軸流泵、混流泵等,適用于大流量、低壓場景。
容積式泵
通過工作室容積周期性變化輸送流體,如活塞泵、齒輪泵、螺杆泵等,適合高壓力、小流量需求。
如需更完整的分類或技術參數,可參考權威機械工程資料或行業标準。
本領測孔規短縮呼叫多分子吸附多元共晶的放射性同位素掃描杠杆規則共同幹預共用通訊錄工作帶哈勒-鮑爾反應宏生成化膿期回轉出料盤霍耳茲氏培養基鍵驅動計算機基因工程基準線抗朦軟膏克分子濃度雷-高二氏線冷擠制法氯化镧檸檬酸鐵泡罩塔區段滲透理論思量松節油熱敷布提供推定證據的推理網絡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