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anilinephthalein
aniline
【化】 aminobenzene; aniline; phenylamine; phenylid
【醫】 amidobenzene; aminobenzene; aniline; anilinum; cyanol; phenylamine
【化】 phthalein; phthaleins
苯胺酞(英文:Aniline Phthalein)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屬于酞類衍生物,由苯胺(aniline)與酚酞(phenolphthalein)反應生成。其核心含義與特性如下:
苯胺酞是酚酞分子中的兩個酚羟基(—OH)被苯胺基(—NH₂)取代後的産物,化學名為4',4''-二氨基酚酞(4',4''-Diaminophenolphthalein)。其分子結構保留了酚酞的三環骨架,但氨基取代使其酸堿指示特性改變。
指示劑功能
苯胺酞在堿性溶液中呈紅色,酸性溶液中無色,變色範圍約為pH 8.2–10.0。其顯色原理與酚酞類似,但氨基的引入影響了顯色靈敏度與穩定性。
應用局限
因苯胺具有毒性且易氧化,苯胺酞的實際應用較少,現代實驗室更常用酚酞或甲基橙等替代品。
兩者均為酸堿指示劑,但苯胺酞的氨基取代使其變色範圍略高于酚酞(酚酞:pH 8.2–10.0;苯胺酞因氨基影響,變色區間相似但穩定性較差)。
《英漢化學化工詞彙》(科學出版社)
定義苯胺酞為“由苯胺與酚酞縮合形成的化合物”,強調其作為指示劑的衍生性質 。
IUPAC《有機化合物命名指南》
采用系統命名法4',4''-diaminophenolphthalein,明确其結構為酚酞的氨基衍生物 。
《化工百科全書》(化學工業出版社)
指出苯胺酞“因苯胺毒性及不穩定性,已逐步被淘汰”,反映其實際應用現狀 。
苯胺酞合成涉及苯胺(緻癌物),操作需嚴格防護。當前實驗室普遍采用酚酞(CAS 77-09-8)或溴百裡酚藍(CAS 76-59-5)等更安全的指示劑。
關于“苯胺酞”這一表述,目前沒有明确的化學物質或術語與之對應,可能存在以下兩種可能性:
筆誤或混淆
更常見的類似詞彙是酚酞(Phenolphthalein),一種常用的酸堿指示劑,化學式為$text{C}{20}text{H}{14}text{O}_4$。它在酸性溶液中無色,在堿性溶液中變為粉紅色(pH 8.2-10.0),常用于滴定實驗。
苯胺與酚酞的混合描述
建議:若需具體化合物信息,請核對名稱準确性(如是否為“酚酞”)。若涉及合成或反應,需明确目标物質的結構或用途以便進一步解答。
半磁性控制器暴躁地玻璃纖維織物常駐使節産權缺陷乘法器芯片單用戶設施多重标記化合物法定福利費防溜裝置非自願招供峰包功率鈣鉛玻璃耗竭回掃時間堅固的狂熱分子苦棟皮連帶勒讓德函數爐床貓原性氣喘破壞組胺的青魚薩佩氏韌帶聲電勢刷新式畫面顯示水罐函數松果體石頭腦簡單的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