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exonuclease
【化】 nucleate; nucleic acid
【醫】 nucleic acid; nucleinic acid; tetranucleotide
【計】 externally-tangent
enzyme
【化】 enzyme; zyme
【醫】 ascus ase; biocatalyst; enzyme; ferment; zymase; zyme; zymin; zymo-
核酸外切酶(Exonuclease)是一類能夠從核酸鍊(DNA或RNA)的末端逐步水解磷酸二酯鍵的酶,通過移除核苷酸單體實現鍊的縮短或編輯。其作用機制與核酸内切酶相反,後者從鍊内部切斷。根據作用方向,核酸外切酶可分為兩類:3'→5'方向(如大腸杆菌DNA聚合酶I的校對功能)和5'→3'方向(如λ噬菌體核酸外切酶)。
該酶在生物體内具有關鍵功能,包括DNA複制過程中的錯誤校正、RNA代謝調控以及受損DNA的修複。例如,真核生物中的Exo1蛋白參與DNA錯配修複和端粒穩定性維持。在分子生物學技術中,T7核酸外切酶被廣泛應用于基因克隆和定點誘變實驗,通過可控降解雙鍊DNA産生黏性末端。
根據《酶學分類國際标準》(IUBMB),核酸外切酶屬于水解酶大類(EC 3.1.11-3.1.16)。其活性受金屬離子(如Mg²⁺)濃度調控,部分亞型具有底物特異性,如RecJ蛋白僅作用于單鍊DNA。最新研究顯示,某些病毒來源的核酸外切酶(如SARS-CoV-2的nsp14)兼具校對和免疫逃逸功能,這一發現發表于《自然·微生物學》期刊(Nature Microbiology, 2023)。
核酸外切酶是一類作用于核酸鍊末端的酶,通過逐步水解磷酸二酯鍵,從鍊的末端逐個移除核苷酸。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酶的功能或實驗應用,、等來源。
半導體器件網絡不合法的民事訴訟不知道的倉至倉責任條款摻合組份成紅細胞增多的帶輸入豐塔納氏管分散介質黃蚊亞屬絞線期控制層次眶突辣木油硫胺素耐磨色牢度内聚固定遣送區情緒性活動的十毫米實現價值數據表示系統梳狀纖維苔藓激動素特定用途集成電路通信量記錄湍動外層配位外翻狀的彎角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