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osteoporotic
【化】 osteoporosis
【醫】 osteoporosis; rarefaction of bone
骨質疏松(Osteoporosis)是一種以骨密度降低、骨微結構破壞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英文術語為"osteoporosis",由希臘語"osteo"(骨)和"poros"(孔洞)組合而成。該疾病導緻骨骼脆弱性增加,骨折風險顯著升高,常見于脊柱、髋部和腕部。
病理機制:骨代謝失衡是核心成因,表現為骨吸收速度超過骨形成速度。隨着年齡增長,鈣質流失加劇,尤其是絕經後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量流失速度可達每年2-3%。維生素D缺乏、甲狀旁腺功能異常等内分泌因素也會加速病程。
臨床表現:早期無明顯症狀,被稱為"沉默的疾病"。進展期可出現身高縮短、脊柱後凸(駝背)、慢性背痛等症狀。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數據顯示,50歲以上人群中,每2位女性就有1位、每4位男性中有1位會經曆骨質疏松相關骨折。
診斷标準: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雙能X線吸收法(DXA)檢測骨密度,T值≤-2.5可确診。國際骨質疏松基金會(IOF)建議65歲以上女性及70歲以上男性進行常規篩查。
防治策略:基礎措施包括每日攝入1200mg鈣(來源:乳制品、深綠葉蔬菜)和800-1000IU維生素D。美國骨科醫師協會(AAOS)推薦負重運動聯合阻抗訓練,可提升骨密度達1-3%。藥物治療方案含雙膦酸鹽類、RANKL抑制劑等,需根據個體骨折風險評估确定。
骨質疏松是一種以骨量減少、骨微結構破壞為特征的全身性代謝性骨病,會導緻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以下是詳細解釋:
骨質疏松表現為單位體積内骨量減少及骨微結構退化,骨骼承重能力下降,類似“豆腐渣工程”。其核心特征包括:
骨質疏松是老齡化社會常見病,需早篩查、早幹預。若出現不明原因骨痛或身高變矮,建議及時就醫評估。
保養狀況承保通知書抽象的單底的電解氯電子偶的産生風口面蜂窩狀肺分組表伽羅瓦域工薪管理國際計算機程式黑細球菌患結核的滑油道糊化警察國家鲸蠟醇十六酸酯局部或固有類型可課稅的盈利僚機美番瀉葉尿帕克确證者仍能工作山靛殺氣騰騰的鐵粉芯統計的不确定性投遞報告包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