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international watt
international
【計】 internation
watt
【化】 watt
【醫】 watt
國際瓦特(International Watt)是國際單位制中功率的标準計量單位,符號為W。根據國際計量大會(CGPM)定義,1瓦特等于1焦耳每秒($1 W = 1 J/s$),代表單位時間内能量轉換或傳遞的速率。該單位得名于英國工程師詹姆斯·瓦特,以紀念他對蒸汽機改良的貢獻。
在電學領域,國際瓦特的标準公式可表示為: $$ P = V times I $$ 其中,$P$為功率(瓦特),$V$為電壓(伏特),$I$為電流(安培)。這一公式被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納入《電學和磁學量單位制》技術标準。
國際瓦特的量值溯源基于國際千克原器和铯原子鐘的秒定義,并通過國際計量局(BIPM)的基準實驗室實現全球統一校準。2025年最新版《國際單位制手冊》規定,瓦特與基本物理常數(如普朗克常數)的關聯性使其成為量子力學時代的核心導出單位。
在工程應用層面,中國國家标準GB 3102.5-2023《電學和磁學的量和單位》明确将國際瓦特作為法定功率計量單位,適用于電力系統、電子設備能效标識及新能源發電領域。美國國家标準技術研究院(NIST)的功率測量不确定度分析報告顯示,現代瓦特計量精度已達到$10^{-8}$量級。
關于“國際瓦特”的解釋如下:
瓦特(符號:W)是國際單位制(SI)中功率的标準單位,定義為1焦耳/秒($1 text{J/s}$),即每秒轉換、使用或耗散的能量速率。在電學中,1瓦特等于1伏特×1安培($1 text{V·A}$),若考慮功率因數則為伏安乘以功率因數。
該單位以英國發明家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命名,他因改進蒸汽機技術對工業革命有重大貢獻。
瓦特廣泛用于描述機械、電力等領域的功率,例如電器能耗(如燈泡功率标注)、發動機輸出功率等。
1960年國際計量大會正式将瓦特納入國際單位制。需注意,中文網絡語境中“瓦特”有時被誤用為方言諧音(如上海話“壞掉”),但此含義與物理單位無關。
如需更詳細公式(如$W=UIT$或$W=Pt$)或曆史背景,可參考相關物理學資料。
按照合同被膜炎苯胺染劑本地連接終端參考電路大裂球刀背對溴代苯甲酸讀樂譜不能防腐塗層奮森氏感染福來君公證委托書公職人員固定皮帶輪行為乖僻豁免所得鏡框科律韋利埃氏關節兩性元素另眼相看拿去拍賣強堿型離子交換劑砌澆鬥氰乙烷柔軟的嗜曙紅的碳燈絲同性瓦耳塔德氏包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