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macromere; megamere
"大裂球"在漢英詞典中屬于地質學術語,指地球表面因闆塊運動形成的巨型斷裂結構,英文對應為"megashear"或"giant rift structure"。該概念最早由美國地質學家J. Tuzo Wilson于1965年提出,用以描述岩石圈深層次斷裂特征。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球科學項目定義,大裂球需滿足三個條件:①延伸長度超過1000公裡;②兩側地殼垂直位移達數千米;③伴隨火山活動和地震帶分布。典型實例包括東非大裂谷(East African Rift System)和貝加爾裂谷(Baikal Rift Zone)。
在構造成因方面,劍橋大學地球科學系研究顯示,大裂球形成機制主要涉及地幔柱上湧(mantle plume upwelling)和區域拉張應力作用,其發育周期可跨越3000-5000萬年。這類構造對油氣儲集層形成和地熱資源分布具有控制作用,如中國攀西裂谷帶已探明釩钛磁鐵礦儲量達20億噸。
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建議采用"active continental rift"作為标準術語,強調其與現代闆塊邊界的關聯性。當前全球衛星監測數據顯示,現存大型裂谷系統年均擴張速率約為2-5毫米,其中萊茵地塹(Rhine Graben)被列為重點觀測對象。
“大裂球”一詞在不同領域有不同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指大白菜、甘藍等蔬菜的葉球開裂現象,屬于生長異常問題。其成因及特征包括:
在低權威性資料中,“大裂球”被譯為macromere/megamere,指胚胎發育早期分裂形成的大型細胞()。但該用法需謹慎參考,建議通過專業文獻進一步确認。
提示:若需了解農業防治措施(如輪作、選抗病品種等),可告知以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