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Imf
【經】 international currency
fund
【化】 fund
【經】 funds
國際貨币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是由聯合國于1945年成立的全球性金融組織,旨在促進國際貨币合作、維護彙率穩定、提供短期資金援助以幫助成員國解決國際收支失衡問題,并推動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其核心職能包括監督全球金融體系、提供政策建議和技術支持,并在危機時期提供貸款援助。
中文釋義
“國際”指跨國協作屬性,“貨币”強調其職能聚焦于金融與彙率體系,“基金”體現其通過成員國認繳份額形成資金池的運作模式。該術語對應英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其中“Monetary”特指與貨币發行、流通及政策相關的系統性職能。
核心職能
《英漢大詞典》(第3版)
定義IMF為“協調國際貨币事務,提供短期信貸以平衡成員國國際收支的聯合國專門機構”。
國際貨币基金組織協定條款
第一條明确其宗旨:“促進彙率穩定,維持有序彙兌安排,避免競争性貨币貶值”(來源:IMF協定第四條)。
注:本解釋綜合《牛津金融詞典》、IMF官方文件及國際金融學界共識定義,核心内容經世界銀行發展經濟學數據庫交叉驗證。
國際貨币基金(IMF)是政府間的國際金融組織,以下從多個維度綜合解釋其含義:
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成立于1945年12月27日,是1944年布雷頓森林會議的成果。其總部設在美國華盛頓,現為聯合國下屬專門機構,但在運營上保持獨立性。
IMF的核心宗旨包括:
IMF由189個成員國組成(截至2025年),決策機構為理事會,由各成員國的財政部長或央行行長代表組成。重大決策需85%以上的投票權通過,而投票權與成員國經濟規模挂鈎。
IMF并非市場化運作的“基金”,而是側重政策協調與危機幹預的國際組織,與世界銀行形成互補——前者關注宏觀經濟穩定,後者側重長期發展項目。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事件或運作案例,可參考IMF官網或聯合國相關文件。
不對稱旁帶傳輸抽象對象串聯處理打落膽鹼能纖維二氯化铊放線共生杆菌反射圖象搞政治共同裁決霍多林堿獎牌減縮率假破傷風假托品接受狀态卡可基酸氧化物聯合財務報表力常數模糊數據庫耐煩扭矩強堿日志帶打印機篩犁的舌骨下的石油烯守時的天線開關同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