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國家的制空權英文解釋翻譯、國家的制空權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法】 jurisdiction of state over air space

分詞翻譯:

國家的英語翻譯:

country; nation; nationality; soil; state
【經】 state

制空權的英語翻譯:

mastery of the sky
【法】 air control; air supremacy; command of the air; mastery of the air

專業解析

國家的制空權(National Air Sovereignty)解析

一、概念定義

國家的制空權指主權國家對其領空(Territorial Airspace)行使排他性管轄、控制及防禦的權力,是國家安全主權的核心組成部分。其法律基礎源于國際法中的領土主權原則,即國家領土(含領陸、領水)上方空域(通常為地表至100公裡高度)歸屬該國管轄。

二、核心内涵

  1. 排他性控制權

    國家有權禁止外國航空器未經許可進入領空,并制定航行規則(如防空識别區制度)。依據《國際民用航空公約》(芝加哥公約)第1條,各國對其領空擁有“完全且排他的主權”(Complete and Exclusive Sovereignty)。

  2. 防禦與威懾能力

    通過空軍、防空系統等手段抵禦空中威脅,确保國土安全。例如,建立一體化防空反導體系(如雷達網、導彈攔截系統)。

  3. 資源開發權

    對領空内的自然資源(如空域航線、電磁頻譜)享有開發利用的專屬權利。

三、漢英術語對照

四、權威依據

  1. 國際法基礎

    《聯合國憲章》第2條确立主權平等原則,延伸至空域管轄。

  2. 國内法實踐

    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第12條明确中國對領空的主權。

五、戰略意義

現代戰争中,制空權直接影響戰場态勢(如海灣戰争中美軍通過空中優勢奠定勝局),并支撐經濟安全(如民航、衛星通信)。


參考來源:

  1. 聯合國《國際法原則宣言》(1970)
  2. 《國際民用航空公約》(1944)
  3. 美國國防部《空軍條令》(Air Force Doctrine Publication 3-01)
  4.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軍事戰略卷》
  5. 《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

網絡擴展解釋

制空權(Command of the Air)是軍事術語,指國家在一定時間和空間範圍内對空域的控制能力。以下從定義、核心要素和戰略價值三方面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核心要素

  1. 基本概念
    制空權體現為交戰一方通過空中力量限制敵方航空兵及防空活動,保障己方航空兵行動自由,并為陸、海軍提供掩護的能力。根據美國空軍條令(AFDP 3-0),其核心是通過“速度、範圍、精準性”實現全域覆蓋的軍事投射。

  2. 層級劃分

    • 戰術制空權:局部戰場或短時間内的空中優勢(如奪取關鍵戰役空域);
    • 戰略制空權:長期且廣泛的空域控制,直接影響戰争全局(如阻斷敵方戰略物資運輸)。

二、戰略價值

  1. 戰場主動權
    掌握制空權可實時偵察敵方動态,保護己方部隊機動,同時削弱敵方後勤與指揮系統。例如海灣戰争中,多國部隊通過空襲摧毀伊拉克防空體系,快速奠定勝局。

  2. 國家防禦與威懾
    現代空軍具備遠程打擊能力(如B-2轟炸機、高超音速導彈),形成戰略威懾,阻止潛在沖突升級。美國、俄羅斯、中國因擁有戰略空軍,具備全球軍事影響力。

  3. 經濟與民生保護
    制空權可攔截敵方對關鍵基礎設施(如電網、交通樞紐)的打擊,降低戰争對國家正常運轉的破壞。

三、曆史與現實案例

制空權不僅是軍事概念,更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直接影響戰争勝負與國際地位。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美國空軍條令AFDP 3-0及戰略研究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闆钛礦苯偶氮基測力法産果鐮孢菌素船舶噸位耵聍性聾定期成本計算額外成本芳香水劑費大力高爾基氏肌腱小體高壓缸谷胱甘肽會陰内的加強材料開發大學計算機系統煉韌汞合金流利的尼羅河俏皮的三角刮刀色素沉着過度閃動麝香貓食品罐頭清漆書籍豎澆道棒完全登錄未滿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