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normalized variable
【計】 normalize; normalizing; standardization
【醫】 standardization
variable
【計】 V; variable
【化】 variable
【醫】 variance
規格化變量(Normalized Variable)是數學與工程領域中的重要數據處理概念,指通過線性或非線性變換将原始數據映射到特定數值範圍内的标準化操作。其核心目标是消除量綱差異,提升不同量級數據間的可比性。例如在機器學習中,特征縮放(Feature Scaling)常采用該方法提升模型收斂速度。
從漢英詞典視角解析:
術語構成
中文"規格化"對應英文"normalization",強調按既定标準調整變量屬性;"變量"譯為"variable",指代可量化研究對象。組合後指代符合特定數學規範的數據轉換過程。
數學定義
常用線性規格化公式為: $$ x{text{norm}} = frac{x - x{min}}{x{max} - x{min}} $$ 此式将原始數據$x$映射到區間。該定義源自IEEE标準數據處理指南(IEEE Std 754-2019)。
應用場景
在數據庫設計(參考Oracle技術文檔)、信號處理(《數字信號處理》第4版)、金融建模(Bloomberg量化分析手冊)等領域均有廣泛應用,主要解決不同量綱數據融合問題。
技術延伸
包含最小-最大标準化(Min-Max)、Z-Score标準化等方法。其中Z-Score依據統計學三西格瑪原則,公式為: $$ z = frac{x - mu}{sigma} $$ $mu$為均值,$sigma$為标準差,此方法被納入ISO 3534-1:2006統計學标準。
規格化變量(Normalized Variable)是指通過數學處理将原始數據轉換為特定标準範圍内的變量,常見于計算機科學、工程控制和數據分析領域。以下是詳細解釋:
核心定義
規格化變量是通過線性變換或标準化方法,将原始數據映射到統一區間(如0.0~1.0或-1.0~1.0)的數值形式。例如,提到其英文術語為“normalized variable”,并指出這是計算機領域的概念。以壓力傳感器為例,将5.0MPa轉換為50%(對應0.0~1.0的中間值)。
應用場景
規格化方法
常見方法包括:
與标準化的區别
規格化(Normalization)強調區間映射,如轉換為;标準化(Standardization)則通過Z-score公式 $frac{x - mu}{sigma}$ 調整為均值為0、标準差為1的分布。兩者目的不同,需根據場景選擇。
規格化變量通過統一量綱簡化計算,是數據處理和工程控制中的基礎操作。如需更深入的技術細節,可參考中的PID參數規格化案例。
包容範圍壁内的不合格文件空間草達減成年人從屬遞價大樹枝地理滴液電極對對偶控制二烯值範德謝爾氏熱隔扁螺屬管理報告紅細胞内的喉插管術簡要的經濟萎縮淨利潤羅森海姆氏铋試驗馬丁氏肉湯默勒氏疥瘡泡翼科群集索引篩網離心機設備輸出格式塊聲樂作品屬性形狀文法同步升壓機未提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