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allowance for depletion
have; prepare
be equal to; mortgage; prop; resist; support; sustain
loss
【經】 depletion
備抵折耗(accumulated depletion)是會計學中的一個專業術語,主要用于自然資源開采行業(如礦業、石油、林業等),指為自然資源(遞耗資産)的消耗而系統計提的累計抵減金額。其核心含義如下:
中文釋義
“備抵”指預先計提的抵減項,“折耗”特指自然資源因開采、砍伐等導緻的消耗。備抵折耗是“累計折耗”的賬戶名稱,屬于資産備抵賬戶(contra-asset account),用于反映遞耗資産(wasting assets)價值的累計減少。
英文對應
英文術語為Accumulated Depletion,區别于固定資産的折舊(Depreciation)。其計提過程稱為Depletion(折耗),強調自然資源物理量的消耗(如礦石噸位、原油桶數)。
核算對象
僅適用于遞耗資産(Depletable Assets),如礦産、油田、森林等不可再生或再生周期長的自然資源。
來源:《企業會計準則第27號——石油天然氣開采》(中國財政部)
計提方法
采用工作量法(Units-of-Production Method):
單位折耗額 = (資産成本 - 預計殘值) / 總可開采量
當期折耗額 = 當期實際開采量 × 單位折耗額
例如:某煤礦成本¥1,000萬,可采量500萬噸,殘值¥200萬,則每噸折耗額 = (1000-200)/500 = ¥1.6/噸。
財務報表列示
對比項 | 備抵折耗(Accumulated Depletion) | 折舊(Depreciation) |
---|---|---|
適用資産 | 自然資源(遞耗資産) | 固定資産(房屋、設備等) |
消耗依據 | 物理開采量/消耗量 | 時間或使用強度 |
英文術語 | Depletion | Depreciation |
定義資産備抵賬戶的會計處理原則。
規範礦産資源的勘探與評估會計處理。
第11章詳述遞耗資産折耗計算方法(Units-of-Production Depletion)。
某石油公司購入油田成本$5,000萬,預計可采儲量1,000萬桶,殘值$500萬。
注:實務中需考慮勘探成本資本化、減值測試等複雜因素。
“備抵折耗”這一術語在會計實務中并不常見,但可以結合“備抵法”和“折耗”的概念進行綜合解釋:
備抵法的核心邏輯
備抵法是一種預先計提資産減值或損耗的方法,通過設置備抵賬戶(如“壞賬準備”“累計折舊”)反映資産價值的減少,而非直接沖減資産原值。例如:
折耗的定義與場景
折耗(Depletion)特指對自然資源(如礦産、油田、森林)等遞耗資産(Wasting Assets)的消耗進行分攤的過程。其會計處理類似于固定資産折舊,但針對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
備抵法在折耗中的應用
若将備抵法應用于折耗,通常表現為:
總結
“備抵折耗”可理解為采用備抵法對遞耗資産進行價值分攤的會計處理,其核心是通過備抵賬戶(如累計折耗)系統化記錄資源消耗,符合權責發生制原則。具體方法需參考企業會計準則或相關行業規範。
巴爾達赫氏試驗被宣布為危險的建築邊緣錯誤冰桶實驗搽粉多孢子反編譯分模線光田氏反應光學幹涉儀過程綜合後補的火花避雷器甲刺基本方案機器核對基左矢可分類的指印鍊式電路爐頂氣麥芽黃素美國刺李平均排水量生殖肢所有規則太利蘇黴素通孔頭孢替唑托品交酯維恩加登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