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互換性制造英文解釋翻譯、可互換性制造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機】 inetrchangeable manufacture
分詞翻譯:
互換性的英語翻譯:
【計】 interchangeability
【化】 interchangeability; interchangeableness
【經】 interchangeability
制造的英語翻譯:
produce; create; fabricate; make; turn off; turn out
【醫】 manufacture
專業解析
可互換性制造(Interchangeable Manufacturing)指通過标準化設計和精密加工技術,使同一型號産品的零部件能在不同批次、不同設備中實現無縫替換的制造模式。該概念源于19世紀美國軍火工業,由伊萊·惠特尼首次實踐于槍支制造,現已成為現代工業體系的基石。
核心要素解析:
-
公差配合體系
依據ISO 286-1國際标準,零部件尺寸需控制在預設公差帶内,例如H7/g6配合公差等級,通過數學公式表達為:
$$
Delta = D{text{max}} - D{text{min}} leq T
$$
其中$T$代表公差值,$D$為零件設計尺寸。
-
模塊化設計原則
參考ASME Y14.5幾何尺寸與公差規範,要求功能模塊接口統一,如汽車發動機缸體螺栓孔位須符合SAE J429标準,确保跨品牌維修兼容性。
行業應用實例:
- 航空航天:波音787采用ISO 2768-mK級通用公差,實現全球供應鍊部件互換
- 醫療器械:符合GB/T 1804-2000的骨科植入物螺紋接口,支持不同廠商器械組合使用
- 電子設備:USB-IF協會制定的Type-C接口規範,覆蓋99%消費電子産品
權威定義來源:
-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機械制造工藝設計手冊》(2023版)第二章
- 美國商務部NIST發布的《先進制造夥伴計劃》技術白皮書
- ISO/TC 213産品幾何技術規範委員會公開技術報告
網絡擴展解釋
“可互換性制造”是制造業中的核心概念,指通過标準化生産流程和統一技術規範,使同一規格的零件或部件能夠在不經調整、修配的情況下直接替換使用,從而提升生産效率和産品質量。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分類
- 定義:在統一規格的批量生産中,任意選取的零件可直接裝配到産品中,并滿足功能要求。
- 分類:
- 完全互換性:零件制造後無需任何調整即可直接替換(如标準螺栓、螺母)。
- 條件互換性:需在特定條件下(如分組選配)實現互換(如高精度軸承的裝配)。
2.核心目的
- 提高效率:通過标準化生産,實現零件批量制造和快速裝配,減少定制化加工時間。
- 降低成本:專業化協作生産(分散制造、集中裝配)減少資源浪費和重複勞動。
- 保證質量:統一公差标準确保零件精度和一緻性,提升産品可靠性。
3.應用場景
- 汽車工業:發動機零件、輪胎等标準化部件可跨車型通用。
- 電子産品:電池、接口等模塊化設計支持快速維修和升級。
- 機械制造:軸承、齒輪等基礎件實現跨設備替換。
4.實現條件
- 統一标準:嚴格執行尺寸、公差、材料等規範(如ISO标準)。
- 精密加工:采用數控機床等設備确保制造精度。
- 嚴格質檢:通過測量工具(如三坐标儀)驗證零件符合性。
5.意義與挑戰
- 推動工業化:為大規模生産奠定基礎,促進産業鍊分工協作。
- 技術難點:需平衡成本與精度,複雜零件可能需定制化設計。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行業案例或标準體系,和中的互換性生産原則。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擺動配對并存邊帶傳輸吡氧噻嗪不呈縮二尿反應的不定重複部分乘積超加氫精制單原子氣體二溴代乙酰胺房地産估價芳香烴基防音闆法氏水輪機非故意的複合電路公共交換網絡喉音器磺酰脲類混合肥料間接費用卡奈特氏征可燃氣體濫用特許權老話麥角糖甙疱疹樣水疱熱帶性肌炎數據通信交換碼字符天線負載微調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