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互换性制造英文解释翻译、可互换性制造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机】 inetrchangeable manufacture
分词翻译:
互换性的英语翻译:
【计】 interchangeability
【化】 interchangeability; interchangeableness
【经】 interchangeability
制造的英语翻译:
produce; create; fabricate; make; turn off; turn out
【医】 manufacture
专业解析
可互换性制造(Interchangeable Manufacturing)指通过标准化设计和精密加工技术,使同一型号产品的零部件能在不同批次、不同设备中实现无缝替换的制造模式。该概念源于19世纪美国军火工业,由伊莱·惠特尼首次实践于枪支制造,现已成为现代工业体系的基石。
核心要素解析:
-
公差配合体系
依据ISO 286-1国际标准,零部件尺寸需控制在预设公差带内,例如H7/g6配合公差等级,通过数学公式表达为:
$$
Delta = D{text{max}} - D{text{min}} leq T
$$
其中$T$代表公差值,$D$为零件设计尺寸。
-
模块化设计原则
参考ASME Y14.5几何尺寸与公差规范,要求功能模块接口统一,如汽车发动机缸体螺栓孔位须符合SAE J429标准,确保跨品牌维修兼容性。
行业应用实例:
- 航空航天:波音787采用ISO 2768-mK级通用公差,实现全球供应链部件互换
- 医疗器械:符合GB/T 1804-2000的骨科植入物螺纹接口,支持不同厂商器械组合使用
- 电子设备:USB-IF协会制定的Type-C接口规范,覆盖99%消费电子产品
权威定义来源: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2023版)第二章
- 美国商务部NIST发布的《先进制造伙伴计划》技术白皮书
- ISO/TC 213产品几何技术规范委员会公开技术报告
网络扩展解释
“可互换性制造”是制造业中的核心概念,指通过标准化生产流程和统一技术规范,使同一规格的零件或部件能够在不经调整、修配的情况下直接替换使用,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下是详细解释:
1.定义与分类
- 定义:在统一规格的批量生产中,任意选取的零件可直接装配到产品中,并满足功能要求。
- 分类:
- 完全互换性:零件制造后无需任何调整即可直接替换(如标准螺栓、螺母)。
- 条件互换性:需在特定条件下(如分组选配)实现互换(如高精度轴承的装配)。
2.核心目的
- 提高效率:通过标准化生产,实现零件批量制造和快速装配,减少定制化加工时间。
- 降低成本:专业化协作生产(分散制造、集中装配)减少资源浪费和重复劳动。
- 保证质量:统一公差标准确保零件精度和一致性,提升产品可靠性。
3.应用场景
- 汽车工业:发动机零件、轮胎等标准化部件可跨车型通用。
- 电子产品:电池、接口等模块化设计支持快速维修和升级。
- 机械制造:轴承、齿轮等基础件实现跨设备替换。
4.实现条件
- 统一标准:严格执行尺寸、公差、材料等规范(如ISO标准)。
- 精密加工:采用数控机床等设备确保制造精度。
- 严格质检:通过测量工具(如三坐标仪)验证零件符合性。
5.意义与挑战
- 推动工业化:为大规模生产奠定基础,促进产业链分工协作。
- 技术难点:需平衡成本与精度,复杂零件可能需定制化设计。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行业案例或标准体系,和中的互换性生产原则。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