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standard rod gap
criteria; level; mark; measure; normal; par; rule; standard; criterion
【計】 etalon; normal; STD
【化】 standards
【醫】 norm; normo-; rubric; standard
【經】 denominator; norm; standard
【電】 rod gap
"标準棒隙"(Standard Rod Gap)是電氣工程領域用于高壓測試和火花間隙校準的基準測量裝置,其定義由國際電工委員會(IEEE Std 4-2013)在《高壓測試技術标準》中确立。該裝置由兩根直徑12.5mm、長度250mm的圓柱形黃銅電極組成,電極尖端呈半球形,标準間距為25mm±0.5mm。在工頻電壓測試中,該間隙的擊穿電壓被用作參考基準值,當施加50Hz交流電壓時,其标準擊穿電壓為28kV±3%(海拔0米,溫度20℃條件下)。
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NPL)的研究表明,标準棒隙的空氣擊穿特性遵循Peek公式的修正模型: $$ U_b = 24.55δd + 6.66sqrt{δd} $$ 其中δ為空氣相對密度,d為間隙距離(單位:厘米)。該公式在海拔2000米以下地區具有±2%的精确度。美國國家标準技術研究院(NIST)建議每500小時需用紫外燈清洗電極表面,以維持測量結果的重複性,表面粗糙度應控制在Ra≤0.8μm範圍内。
“标準棒隙”主要指用于直流高電壓測量的标準棒-棒間隙裝置,其定義和結構如下:
定義與用途
标準棒-棒間隙是一種直流電壓測量裝置,由兩根相同截面的棒電極、絕緣支持物及引線組成,用于測量直流高電壓并作為标準參考裝置。兩棒電極端面之間的垂直距離稱為“間隙距離”,通過調整該距離可校準或測量電壓值。
電極規格
标準依據
該裝置遵循國家标準GB 311(高電壓試驗技術及絕緣配合)和GB 2900.19(電工術語),确保測量的一緻性和可靠性。
優勢與應用
棒-棒間隙結構簡單、成本低且穩定性高,適用于實驗室或工業場景的直流高壓校準。其間隙距離與擊穿電壓的對應關系可通過實驗标定,為其他測量設備提供基準。
補充說明
“隙”在漢語中泛指裂縫或空隙,但在該術語中特指電極間的可控距離,屬于工程技術領域的專業用法。
如需進一步了解标準細節,可參考、2、4中提到的完整文檔。
半導性晶體苯氧丙基青黴素鉀赤榆皮地下通信剛體幹練鉻鎂磚共享鍊接段挂擋含粘土份後腦脊髓的甲狀腺内面固定術節點位移芥末紙晶狀體透熱摘出器可展面拉攏煉制廠臨時服務螺旋傘齒輪裝置免費時間模塊指明耐受性膿疱性猩紅熱碰撞激發三十三烷沙漏樣雜音上颌Ж緣伺服模拟計算機脫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