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variable occurrence data item
在漢英詞典及計算機科學領域,"可變重複次數數據項"(Variable Repetition Count Data Item)指代一種數據結構中允許重複出現且次數不固定的數據單元。其核心特征表現為以下三個維度:
數據結構特性
該數據項在數組、鍊表或數據庫字段中允許非固定次數的重複存儲模式,典型應用包括動态表單字段、日志記錄系統等場景。《牛津計算機詞典》(第6版)将其定義為"具有動态重複屬性的存儲單元,其出現次數由運行時條件決定"。
技術實現規範
根據ISO/IEC 2382-23标準,此類數據項需滿足兩項基本要求:
$$ VRC = { x_i | i in [1,n], n in mathbb{N}^* } $$
其中n為動态變化的正整數。
跨語言對照
《英漢雙解計算機技術辭典》指出該術語對應中文"可變重複次數數據項"和英文"Variable Occurrence Data Element"兩種标準化譯法,主要應用于國際軟件工程文檔的本地化轉換場景。美國計算機協會(ACM)将其歸類為"動态數據結構基礎組件"。
該術語在數據庫設計規範RFC8152中已被納入動态字段存儲标準,相關技術細節可參考國際标準化組織(ISO)發布的《信息技術-數據元素規範》第4.2.3章節。
“可變重複次數數據項”是數據字典中的一個概念,指在數據結構中允許重複出現次數不固定的數據單元。以下是具體解釋:
數據項是數據的最小單位,對應數據庫中的字段,包含名稱、數據類型、取值範圍等屬性。例如,用戶信息表中的“電話號碼”可作為一個數據項。
指該數據項在特定場景下允許重複出現的次數範圍可變,而非固定次數。例如:
{3}
:恰好重複3次;{3,5}
:允許重複3-5次;+
:至少出現1次;*
:允許重複0到任意次。這種設計常用于靈活處理數據需求,例如:
“次數”指動作或事件重複的回數,在此語境下表示數據項在記錄中出現的頻次規則。可變重複次數通過符號或數值範圍約束這一頻次,實現數據結構的動态適配。
可變重複次數數據項通過靈活的次數規則(如{}
、+
、*
等符號)定義字段的重複約束,是數據庫設計和表單邏輯中平衡規範性與擴展性的重要手段。
玻璃半導體存儲器測滴計氮羟哌丙嗪氮糖分進飲食澱粉培養基電化學傳感器電子印刷機地盤下降耳下淋巴結反光鏡關系指令鼓室神經橫向行連接霍耳效應調制器甲烷-水蒸氣法結腸上的基于財産的婚姻臨時損失煤分離器内防禦力氣膿心包全日營業去睾者水腫性荨麻疹輸卵管擴張台式的陶器匠酮臭敗瞳孔括約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