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編微程式系統英文解釋翻譯、可編微程式系統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microprogrammable system
分詞翻譯:
可的英語翻譯:
approve; but; can; may; need; yet
編的英語翻譯:
plait; raddle; weave
微程式的英語翻譯:
【計】 microcode routine; microprogram; MP
系統的英語翻譯:
system; scheme
【計】 system
【化】 system
【醫】 system; systema
【經】 channel; system
專業解析
可編微程式系統(英文:Writable Microprogram System 或Programmable Microprogram System)是一種計算機體系結構中的核心控制單元實現技術。其核心在于使用存儲在專用高速存儲器(稱為控制存儲器或微程式存儲器)中的一系列微指令(Microinstructions)來解釋和執行機器指令集中的每一條指令。
核心概念解釋
-
微程式控制原理:
- 傳統計算機執行一條機器指令(如 ADD, MOV)需要多個步驟(取指、譯碼、執行、寫回等)。在硬連線控制器中,這些步驟由複雜的固定邏輯電路控制。
- 微程式控制則将執行一條機器指令的過程分解為一系列更細粒度的、原子性的操作步驟,稱為微操作(Micro-operations)。這些微操作控制着數據通路中的寄存器傳輸、ALU運算、内存訪問等。
- 用于執行某一特定機器指令所需的所有微操作序列及其控制信號,被編碼成一條或多條微指令。
- 所有機器指令對應的微指令序列(稱為微程式)被預先編寫并存儲在控制存儲器中。
-
“可編”的含義:
- 關鍵特性:與傳統固化的微程式(出廠時寫入ROM)不同,“可編”意味着該系統的控制存儲器是可寫入的(通常是RAM或可擦寫的ROM,如EPROM, EEPROM)。
- 用戶/開發者能力:用戶或系統開發者可以根據需要,修改或重新編寫存儲在控制存儲器中的微程式。
- 目的:這提供了極大的靈活性。通過修改微程式,可以實現:
- 修改現有機器指令的執行方式。
- 添加全新的、自定義的機器指令到指令集中。
- 優化特定應用的性能。
- 修複硬件設計中的錯誤(微碼補丁)。
- 使同一硬件平台兼容不同的指令集架構。
-
“系統”的組成:
- 一個完整的可編微程式系統通常包含以下關鍵硬件組件:
- 控制存儲器 (Control Store / Microprogram Memory):存儲微程式的可寫存儲器。
- 微指令寄存器 (Microinstruction Register):存放當前正在執行的微指令。
- 微程式計數器 (Microprogram Counter / uPC):指向下一條要執行的微指令地址。
- 微指令地址生成邏輯:根據機器指令操作碼、當前微指令的字段以及系統狀态(如條件碼)确定下一條微指令地址。
- 時序與控制電路:産生系統所需的時鐘和控制信號。
- 軟件層面則涉及用于編寫、調試和加載微程式的工具鍊(微彙編器、微仿真器、加載器等)。
漢英詞典角度對應
- 可編 (Kě biān):對應Writable 或Programmable。強調其内容可以被修改或編程的特性。
- 微程式 (Wēi chéngxù):對應Microprogram。指存儲在控制存儲器中、用于解釋執行機器指令的微指令序列。
- 系統 (Xìtǒng):對應System。指實現微程式控制所需的一整套硬件(控制存儲器、寄存器、計數器、邏輯電路)和相關的軟件工具概念。
可編微程式系統是一種利用存儲在可寫控制存儲器中的微程式來控制計算機指令執行過程的硬件/軟件綜合體。其核心價值在于“可編”性,即允許用戶或開發者通過修改微程式來改變或擴展處理器的功能,提供了超越硬連線控制器的靈活性和可維護性。這種技術在現代高性能處理器(如x86、IBM大型機)中仍以“微碼”(Microcode)的形式存在,用于實現複雜指令、提供硬件抽象層和進行運行時修補。
來源參考:
- 計算機體系結構:量化研究方法 (Computer Architecture: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 Hennessy & Patterson (經典教材,深入講解微程式控制原理)
- IEEE Std 610.12-1990 IEEE Standard Glossary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Terminology (提供“微程式”的标準定義)
-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 Microprogramming (概述微程式設計的曆史和概念)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搜索結果和相關技術背景,“可編微程式系統”指一種允許通過微代碼(微指令)編程來控制硬件操作的低層控制系統。以下是詳細解釋:
核心概念
-
可編程性
系統允許用戶編寫或修改微程式(一系列微指令組成的代碼),從而定義硬件的行為邏輯。這種特性使系統能夠靈活適應不同任務需求,例如調整處理器指令集或優化特定運算流程。
-
微程式的作用
微程式介于機器指令和硬件電路之間,每個機器指令(如加法、移位)由一組微指令實現。例如,執行一條“加法指令”可能需要微指令控制寄存器取數、ALU運算和結果回寫。
-
系統組成
- 控制存儲器:存儲微程式的硬件模塊。
- 微指令寄存器:臨時存放當前執行的微指令。
- 時序邏輯:協調微指令執行順序。
主要優勢
- 靈活性
通過修改微程式,無需改動硬件電路即可調整系統功能(如添加新指令)。
- 高效性
微程式直接控制硬件,執行效率接近純硬件電路。
- 可維護性
調試微程式比重新設計硬件更便捷。
應用場景
- CPU設計:早期計算機(如IBM 360系列)通過微程式實現複雜指令集。
- 嵌入式系統:定制化微控制器(如FPGA)支持用戶編寫微程式優化特定任務。
- 教育/科研:用于計算機體系結構教學,演示指令執行流程。
與普通編程的區别
特性 |
普通編程(高級語言) |
微程式編程 |
抽象層級 |
軟件層(操作系統/應用) |
硬件控制層 |
執行對象 |
CPU |
微指令控制器 |
修改影響範圍 |
應用功能 |
硬件行為或指令集 |
補充說明
“可編微程式系統”常見于計算機體系結構領域,現代處理器多采用硬連線控制替代微程式,但在可重構計算(如FPGA)中仍具價值。如需更深入的技術細節,可參考計算機組成原理相關教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标準純銀的波道可靠性不辭辛勞豺狼敞口加熱超載保護大小體聯胎畸胎碘酚酞鈉公文體環隙甲苯凡林肩胛肱型交替地址經線向物象不等髁狀突外點買入股權與真正投資的區别毛原細胞目的口岸内加生長剖腹手術癖熱水循環手動打孔機水楊基偶氮變色酸四氫海松酸四元的蘇方童聲頭隆凸脫堿韋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