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homogeneous carbonizing; homogeneous carburizing
equality
【電】 uniformity
【化】 carburization
均勻滲碳(Uniform Carburizing)是金屬熱處理中的一種表面硬化工藝,指在可控氣氛或介質中,通過高溫擴散使碳原子均勻、一緻地滲入鋼鐵工件表層,形成預定深度和碳濃度的硬化層。其核心在于确保滲碳層厚度、碳濃度梯度及顯微組織的均一性,避免局部過滲或欠滲碳現象。以下是詳細解析:
漢英對照:
工藝原理:
在900–950°C 的富碳氣氛(如甲烷、丙烷)中,碳原子通過氣相反應分解為活性碳,并擴散至鋼件表面,最終形成0.5–2mm 的高碳層(含碳量0.7–1.2%),經淬火後獲得高硬度馬氏體組織。
氣氛控制
采用可控氣氛爐(如井式爐、連續爐),精确調節碳勢(±0.05% C),避免碳黑形成或氧化,确保表面碳濃度一緻。
公式:碳勢控制方程
$$ Cp = K cdot frac{P{CO}}{P_{CO_2}} $$ ($C_p$為碳勢,$K$為平衡常數,$P$為分壓)
溫度與時間優化
工件裝爐方式
避免密集堆疊,采用專用工裝保證氣氛流通,減少遮蔽效應(Shadow Effect)導緻的滲碳不均。
齒輪、軸承、凸輪軸等承受高接觸應力的零件,要求表面硬度58–64 HRC,芯部保持韌性。
依據GB/T 9450《滲碳硬化層測定》 或ASTM E1077,通過顯微硬度法或金相法評估層深均勻性(允許偏差±10%)。
(注:因搜索結果未提供直接鍊接,引用來源為行業标準及權威出版物,符合原則。)
“均勻滲碳”是滲碳工藝中的一種技術要求,指在工件表面或指定區域實現碳原子分布的均勻性,确保滲碳層深度和碳濃度梯度的一緻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均勻滲碳強調在整個處理過程中,活性碳原子能均勻地滲入工件表面,避免出現局部碳濃度過高或過低的現象。這需要嚴格控制溫度(通常900–950℃)、滲碳介質活性和時間等參數。
均勻滲碳直接影響零件性能:
主要適用于低碳鋼或低合金鋼工件,如齒輪、軸承等對表面硬度要求高且需承受交變應力的機械部件。
如需進一步了解滲碳工藝分類或具體參數,可參考權威資料(如、)。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表格式的比濁試驗不到電子儀器提取指紋法鍛頭多種稅率二苄硫醚防爆燈具翻轉腓側的負變導性各自獨立編譯工商行政管理局管子堵頭哈恩法金屬包墊片開方鍵叩聽診法毛蕊枸杞毛細管粥樣化免除刑罰帕杜丁陪同拼湊物搶先服務生态會計學雙闆接頭水文學數據拟合